我已体验三个月的微软Surface Go 2,分享使用感受。此设备适合轻度使用,尤其对便携性有需求者。以下是购买Surface Go 2的主要原因:1 超便携性:尺寸接近纸质笔记本,Alcantara键盘盖使携带舒适,适合随身携带。2 随时联网:LTE版满足随时联网需求,尤其适合需要频繁移动的用户。3 改进的屏幕:屏幕边框缩小,显示效果提升,更符合阅读需求。Surface Go 2设计轻巧,便于携带,屏幕相比上一代有所改进,显示内容更加适宜阅读。其便携性与超轻设计,适合星巴克气氛组使用,如同携带纸质笔记本般自然。同时,前置摄像头画质优秀,适合视频会议。然而,音质表现一般,不适用于音乐播放。接口与网络方面,右侧机身配置耳机孔、USB-C接口、微软磁吸接口与MicroSD卡插槽,左侧设有Micro SIM卡槽。耳机与充电方式采用Surface Earbuds与磁吸接口,使用体验良好。MicroSD卡槽存储功能尚未充分利用。性能方面,日常办公、网页浏览与聊天等操作顺畅。升级Wi-Fi 6与LTE网络功能,提升连接速度与稳定性。电池续航在普通使用情况下约为5至7小时,长时间使用浏览器或观看视频时会有所影响。发热情况在其他情况下未发现严重问题。Windows 11的更新带来触控优化与手势操作,提升触控体验,尤其是在没有键盘的情况下。触控键盘与界面调整使设备在没有键盘时操作更加便捷。对于不经常使用大型软件的用户,Surface Go 2可满足日常办公需求。总结而言,Surface Go 2适合轻度使用,满足便携性需求,尤其适合需要频繁移动的用户。在价格与性能方面,LTE版相对较高,但可选版本提供了更多选择。对于学生或日常轻度办公需求者,Surface Go 2是一个合理的选择,但作为主力机使用时,105寸屏幕可能略显局限。在考虑购买时,需要权衡设备的便携性、性能与个人使用需求。windows to go 对U盘有限制条件吗?一定需要微软认证的U盘才可以吗?很多小伙伴都知道win8企业版是具有Windows To Go功能的,但是专业版与家庭版是没有这些功能的,win10也一样,在企业版中也具有这个功能,但是在专业版与家庭版中都不具备这一功能,但是有的小伙伴想要在这些版本上添加Windows To Go 这个功能,应该如何操作呢?1这里我们需要下载一个Windows To Go的功能包,当然你可以去微软网站上找,也可以直接下载我共享出来的。2下载好之后,我们解压。解压好以后,我们这里是要看你的电脑是32位还是64位,小编这里以64位为例。如图,我们点击X643然后我们可以看到2个文件夹,我们点击第一个,如图示。4进入文件夹之后,我们Ctrl+A,全选文件,然后我们点击右键,选择复制。5在你的系统安装盘找到对应的System32文件夹,然后点击打开,打开之后,将我们刚才复制的粘贴到文件夹中。这里会出现同名文件,我们点击“跳过这些文件”6如果有些目标文件拒绝访问,我们点击拒绝即可。7按照一样的方法:我们将SysWOW64内的文件复制到系统盘中的对应目录。8复制完毕之后,我们再在刚才下载的文件中,找到:pwcreator_x64reg,点击打开。然后按照箭头所示的方式操作即可。9然后我们重启电脑,我们会发现,在我们的控制面板中能够看到Windows To Go这个功能了。windows to go没那么复杂,对U盘要求高一点而已,买个固态U盘就可以装。安装很简单,网上都有教程比如网页链接。如果不想自己弄,你可以去淘宝上问问店家,有些diy的固态U盘店家可能愿你帮你装,这没什么技术含量。买来就可以用了。个人建议U盘128G大小以上,普通读写速度200MB/s以上比较好。别相信别人说的什么难,你自己做一次就知道很简单了。另外,你有闲甚至U盘都可以自己diy,9102年了,U盘已经不是什么高科技了,自己搞主板和主控贴片量产即可,可以做到市面上买不到的质量(现成的diyU盘淘宝也一大堆,感兴趣自己看看,注意甄别骗子,一分钱一分货)。补充:1好的固态U盘可能发热量大,买的时候多问一下情况,长时间用的话发热要控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