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实时汇率
1 美元(USD)=
7.337 人民币(CNY)
反向汇率:1 CNY = 0.1363 USD
更新时间:2025-01-20 08:02:32
在孙飘扬重掌董事长职位一个月零十天后的8月19日,恒瑞宣布 2021年上半年净利润增幅021%,接近零增长。 恒瑞的前身是1970年成立的连云港制药厂,孙飘扬1990年担任厂长,当时制药厂利润只有8万元。正是在孙飘扬的带领下,恒瑞
医药从一家小制药厂发展成为中国
医药企业中的王者,市值一度超过6000
亿元。 2020年1月,62岁的孙飘扬卸任恒瑞董事长,总经理周云曙接任。但是在其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恒瑞遭遇了从未有过的挑战,市值从高位下坠,到现在只有2900
亿元。目前,公司仍然没有明确展示出摆脱窘境的势头。面对投资者的疑问,孙飘扬说,仿制药断崖式下滑和创新药逐步上升,是中国传统药企都会经历的困境。 恒瑞的旗帜在创新药的时代还会继续飘扬么? 孙飘扬回归 孙飘扬宣布重掌恒瑞帅印时,并没有说原因,但在一位重仓恒瑞股票的某药企副总裁看来,孙飘扬回来,是因为公司已经有失速的风险,在他离开的大约一年零六个月里,这艘
医药航母好像行使在巨浪翻滚的大海上。 2020年1月,第二批全国药品集采中,恒瑞
医药的醋酸阿比特龙、替吉奥胶囊、盐酸曲美他嗪缓释片、白蛋白紫杉醇中标,价格平均降幅超过70%。 2020年11月开始执行第三批集采涉及的6个药品,今年上半年销售收入环比下滑57%。 2021年3月,主要创新药产品PD-1卡瑞利珠单抗开始执行医保谈判价格,降幅达85%,加上进院难、各地医保执行时间不一等诸多问题,销售收入出现环比负增长。 4月,财政部和国家医保局联手对77家药企穿透式查账,恒瑞被顶格罚款。 6月,第五批集采中选结果公布,恒瑞
医药两款重磅注射液未中标,或失去十几
亿元的公立医院市场份额,另外中标的六个品种也多为低位价格。 7月,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CDE)颁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恒瑞市值蒸发300
亿元。 这时候人们发现,恒瑞的市值已从高处跌掉一半。一直到8月发布中报,恒瑞上半年净利润约2668
亿元,同比增加021%,几乎零增长。第二天恒瑞股票出现罕见跌停。 对中报的结果,很多人有预期,一位分析师说,就仿制药而言,恒瑞中不中标都是“革
自己的命”,其产品原本市场占有率就很高,中标不一定意味着市占率的上升,但一定意味着价格大幅下降;另一方面主要创新产品PD-1,经历国家医保谈判后价格降幅达85%,加上各地医保执行时间不一、进医院难,短时间内难以放量。 在面对投资者质询时,孙飘扬说,仿制药断崖式下降,创新药逐步增长,是中国所有仿制药企业在转型过程当中会遇到的问题,面对今天的局面,他一点也不感到突然,“我们还是心很安,任何事都是螺旋式发展,不是直线发展的”。 恒瑞式难题 旧时代越是成功,新时代面临的压力越大。 2018年组建的超级买方国家医保局,以摧枯拉朽之势推出了五批次药品集采,覆盖218种药品,涉及产品上千个。 而作为行业大哥,恒瑞从2018年以来,在进入国家集中带量采购目录的仿制药28个品种里,中选18个品种,中选价平均降幅726%,业绩压力较大。 面对政策和竞争压力,客观上恒瑞需要持续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其中也包括研发人员的投入,但现在其利润接近零增长,创新药目前还无法弥补这部分损失。 关于恒瑞未来,孙飘扬在一些公开场合表达过:第一,高端制剂出口海外;第二,突破性创新药在国内上市;第三,真正意义的原研创新药在全球上市。 目前来看,恒瑞已经实现前两个目标,21个产品在欧美日上市,自2011年首款创新药艾瑞昔布片上市以来,目前在国内有8款创新药上市,数十款创新药在研。 恒瑞最新调整的一部分,是很多仿制药业务线销售人员的离开。 孙飘扬在投资者会议上说,过去销售团队扩张太快,本身有冗余,有的地方层级太多,有的地方效率不高。另一方面,大部分仿制药在集采以后,不需要那么多销售人员了。 在大旗飘飘的年代,这是恒瑞引以为豪的能打硬仗的队伍。一位行业人士说,制药企业的核心能力分为研发能力和销售能力,早些年大家都仿制的时候,行业里不讲研发能力,比
的是销售能力。 在强销售的支持下,恒瑞在仿制药时代塑造了最成功中国药企,也被业内称为“制药一哥”。数据显示,2000年-2020年,恒瑞营收增长57倍,年化复合增速22%;净利润增长近一百倍,年化复合增速26%。 孙飘扬本科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上世纪八十年代进入连云港制药厂,1990年出任厂长的他判断,医药企业必须靠自主研发来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开始搭建
自己的研发团队。 1992年,他从中国医科院药物所购买了第一个肿瘤药品种异环磷酰胺,在对技术的消化吸收过程中逐步组建起研发团队。1995年异环磷酰胺获批上市,同年通过美国FDA认证,上市后即成为明星产品,连云港制药厂也借此成为抗癌药物领域的龙头药企。1996年,药厂营收破亿。1997年药厂改制后更名恒瑞医药。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医药市场品种中规模最大
的是抗生素产品,肿瘤药市场规模很小,大的制药企业不愿意做;又因为分子结构较大,合成路线复杂,小企业因为技术门槛没法做。在此背景下,恒瑞选择以肿瘤药为研发方向,逐步搭建起
自己的仿制药研发团队,具备了一定的仿制药研发能力。 到了新世纪,中国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就要保护知识产权。孙飘扬认识到,如果继续做仿制药,要么在专利保护期内的药品不能仿制,要么过了专利保护期的热门品种所有企业都可以仿制,竞争会非常激烈。而创新药虽然高风险、高投入,但是有着高回报。他选择了创新。 2000年,恒瑞在上交所上市,募资约48亿元,投资近3亿元在上海建立研发中心,这标志着恒瑞的研发方向开始从仿制向创新转变,仿创结合,仿制药解决吃饭问题,创新药解决长远发展问题。 在业界的交流和讨论中,不乏有人用“孙大圣”来形容孙飘扬。从他卸任董事长的时机看来,孙飘扬为恒瑞的下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方面,恒瑞依然是仿制药的强者;另一方面,在创新药领域,新药成果不断出现,研发保持高投入,研发投入占销售比总体在提升。 在行业人士看,如果中国有一家企业能够比肩跨国药企、成长为世界级的BigPharma(大型制药公司),最有可能的一定是恒瑞。 中国是仿制药大国,有四五千家药企,“多、小、散、乱”,但直到2016年,全国制药企业的研发投入总和,仍然不及全球最大制药企业一家。 2015年,政策环境发生了变化,国务院发布《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拉开了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的大幕,其核心是提高药品质量,主要目标是建立科学、高效的审评审批体系。 这在业内被称为创新药行业的春天,伴随而来的,资本催动下的新兴生物制药企业,创新药企业层出不穷。而对恒瑞来说,仿制向创新的转型期被政策、资本催动下的创新潮压缩了。 比如百济神州,成立后的10年里累计融资超过310亿元;过去4年研发投入约200亿元,远超恒瑞;并且从临床到商业化的进程也很快,至今收获3个创新药。 再如,信达生物、君实生物、再鼎医药等一批新兴创新药企已经逐渐壮大,且这批新秀和国际药厂多有“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授权合作,在一款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等部分环节合作,“强强联手”更会加速进程。 恒瑞是有雄心壮志的,孙飘扬从上市开始布局创新药,目前创新药的收入占比在不断提升,今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5207亿元,同比增长438%,已经贡献总体营收近四成。但是要实现良性循环,恒瑞需要时间。 孙飘扬在投资者会议上说,仿制药大产品该采的已经都采了,而创新药明后年出来的成果最多,肿瘤和非肿瘤都将是丰收的时点,出来以后要参加国家医保谈判,然后放量,因此(恒瑞)经过1-2年的调整就能恢复。 中国式创新 孙飘扬说的没有错。 国内制药界已经从仿制走到了模仿创新时代,接下来要走到原始创新时代,这是一个过程。 复星医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吴以芳在前不久的业绩交流会上同样表示,集采确实给行业带来比较大的冲击,复星的几个大品种也受到影响,但不可能指望总躺在仿制药不正常的红利上面“睡觉”。 复星医药今年的中报未公布创新药和仿制药各自所占比例,但吴以芳说,2年内新上市品种的收入比重大概是173%,未来这个比重会持续攀升,“创新药的贡献才是巨大的贡献”。 对于恒瑞来说,必须成功转型,实现这一跃,否则没有出路。 投资者会议之后,孙飘扬的公开身影比往日要多,先是8月26日出席和万春医药的合作签约,再是8月31日连云港市委书记在一个会议上给恒瑞颁发奖励11亿元。 和万春医药的合作是一个新动作,恒瑞将对万春医药子公司进行1亿元的股权投资,并就后者一款药在大中华地区的联合开发和独家商业化权益支付总计不超过13亿元的首付款和里程碑付款。 这是在孙飘扬公开表态“不排除对于有些新技术也会去收购”一周之后,因此这笔交易也被视为恒瑞在寻找新的突破。事实上,作为一直埋头做药的本土大型制药企业,恒瑞在今年初就开始收购以扩充自有管线,同时加快国际化步伐。 今年2月,恒瑞以自筹资金2000万美元认购璎黎药业667%的股份,并获得璎黎药业子公司一款药在大中华地区的联合开发以及独家商业化权益。 据经济观察报了解,恒瑞还在开展更多“买买买”的合作,已有合作接近宣布阶段。对于恒瑞来说,牵手生物 科技 公司,既能补充自研创新管线,也有跟自家产品联合用药的可能,还能发挥商业化的优势,直接销售分成。 从7月开始的人员调整,主要集中在销售队伍,其次是一些创新性不够强的研发项目。从恒瑞大尺度以进度表的形式公布的主要临床研发管线来看,重头戏依然是抗肿瘤,其他还包括糖尿病、风湿免疫、抗感染、心血管和血液等领域,其中不乏进入三期临床试验的项目。换言之,收获期就在一两年内。 也有分析人士认为,恒瑞虽然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平台,如蛋白水解靶向嵌合物(PROTAC)、分子胶、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双/多特异性抗体、基因治疗、mRNA、生物信息学、转化医学等,但在产品进度和技术领先性上,很多体量更小的生物 科技 公司反而更具优势。 根据恒瑞医药内部调研资料,恒瑞医药高级副总经理兼全球研发总裁张连山认为,目前恒瑞医药需要进行
的是靶点前移的工作,同时把已经上市或即将上市的药物适应症研发出来,以此减小仿制药受集采的影响。 孙飘扬说,恒瑞要不断建立新的技术平台,近期有很多新技术平台的中试基地即将建成。 “不卖,还是会涨的,毕竟恒瑞有这么多新药,还有销售团队的沉淀。”副总裁回复。海
普瑞药业董事长李锂的创业故事20世纪90年代,刮起了全民下海经商的热潮,曾经靠着从药农手中低价收购稀缺药材田七,小赚一笔的马兴田和许冬瑾夫妻俩,在
自己的家乡创办了一个药厂,夫妻俩一心想要干出一番事业,成就了康美药业。从康美药业过去2010年到2018年的月K走势也可以看出,从不到4块涨到最高的27块多,年化收益超过25%,如果你在2009年底买入,你的收益率比巴菲特老爷子还厉害,一家“长期上涨”的优秀企业让人热血沸腾。 2018年5月29日,这对康美药业而言,是值得纪念的一天。在这一天,康美药业市值破千亿,创下了最高市值,达到1390亿。 然而好景不长,2018年10月16日,康美药业在盘中突然跌停,17日再度闪崩跌停,17日之后的4个工作日,康美市值迅速被腰斩,从1390亿跌到130亿市值,康美只用了一年时间。 虽然今年有所上涨,但当年的风光不再。 是什么 让曾经人人称赞的大白马变成过街老鼠,是管理层的隐瞒还是市场错杀? 如果不学习财报企业分析技能,你以为的大白马很可能某天成了骡子,而你却丝毫不知。为什么有那么多公司造假?为什么造假了还没人发现?这里我们需要大搞清楚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上市公司为什么造假? 第二个问题,造假通过什么手段,我们如何识别? 一、为什么造假? 对于财务造假这件事我们需要保持一种怀疑精神,在一个公司财务造假没有曝光之前,我们都是只能怀疑而不能肯定的。那么我们在投资的时候对可疑的异常情况按照疑罪从有的原则,因为投资花出去
的是真金白银,我们不能马虎。 上市公司造假一般主要有这么几个目的: 1、维持上市资格企业在上市之后,如果业绩下滑严重,净利润为负数,可能会面临被ST或是退市的风险,所以有的上市公司为了维持上市的资格,可能就会选择财务造假。 小科普:ST是指境内上市公司被进行特别处理的股票,也是退市风险警示。 新的退市规则要求:扣非前/后净利润孰低者为负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将被戴上ST,连续两年扣非前/后净利润孰低者为负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将被终止上市。 2、维持股价 上市公司为了维持股价,让股东们看到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可能就会粉饰报表业绩,让业绩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 比如之前的康美药业在2018年底被爆出财务涉嫌造假(后来被实锤),在被曝出之前公司虽然已经变坏,但大股东未了让股价一直坚挺,会想办法造假让业绩好看。 3、由于业绩压力而造假 也可能是因为管理层的业绩压力,例如对赌协议约定每年必须完成的利润,在这种压力下,如果企业经营业绩不达标,可能也会选择财务造假。 而且,更为重要
的是,经营业绩的考核,不仅涉及到企业总体经营情况的评价,还影响到管理层的提升、奖金福利等等方面。为了在经营业绩上多得分,企业就有可能对其会计报表进行包装、粉饰。 4、高位套现 通过业绩造假推动股价上涨,然后大股东在股价高位进行股票抛售套现赚取丰厚利润,实际上则是大股东吞噬了中小股东的利益。 总结: (1)其实财务造假的本质目的就一个,那就是为了大股东自身的利益。不管是为了维持上市资格也好,或是为了维持股价也好,或是由于业绩压力也好,或是为了高位套现也好,最终受益的都是大股东。所以针对财务造假的公司,我们都可以认为它造假的目的就是为了大股东自身的利益。 (2)财务造假对我们普通投资者的影响就是会产生严重的经济损失,因为财务造假的公司都是在编造谎言,靠谎言撑起的股价终究是泡沫,一旦谎言被戳破,那么将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股价也会一落千丈,投资者就会遭受严重的损失。所以我们一定要擦亮
自己的眼睛,远离有造假嫌疑的公司。为什么医药板块的基金表现一般都不太好?海
普瑞药业董事长李锂的创业故事 2010年5月6日,深圳市海
普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发行价每股148元的A股最高发行价登陆中小板。这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李锂夫妇当天身价瞬间超过500亿元,当之无愧成为中国新首富。 而尽管经历了股价的波动,在10月份刚刚公布的2010胡润百富榜中,李锂家族以黑马姿态夺得第二名。 登顶财富高地的李锂,原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四川商人,海
普瑞也只是一家做肝素钠原料药的产业链中游企业。他的发家逻辑和如今的财富神话,究竟有什么神秘之处?在对海
普瑞的采访过程中,有9个段子,似乎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李锂家族。 夫妻同姓 众所周知,日本有“妇随夫姓”的传统;中国企业家 伉 俪当中,有没有随夫姓的女性呢?有,譬如人和地产的戴秀丽,后来随英国丈夫姓,改名秀丽·好肯。但那毕竟是入乡随俗的缘故。 李坦,是李锂最理想的生活“贤内助”和事业“夫妻档”。即便已经成为首富,而且身兼海普瑞公司的董事、副总经理,李坦依然保持着极低的曝光度。她不但和李锂同姓,而且两人是成都科技大学(后来被合并入四川大学)的同学。她毕业后,1987年8月回安徽省石油化学工业厅教育处工作。在这个单位留存的人事档案中,她的名字就是李坦。此时的李锂还在成都肉联厂工作。李坦此后与李锂一起进入重庆通达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这还是1992年的事情。 李锂成为首富级人物时,有人若有其事地说,他的妻子李坦原姓单,是随夫而改姓李的。事实上并非如此。记者在采访李坦的哥哥、海普瑞总经理单宇时他哭笑不得:他和李坦一个随父亲姓单,一个随母亲姓李,结果没想到李坦后来嫁了个姓李的,今天却被说成“随夫姓”!“随夫姓”的传说,其实是中国社会对财富新贵荒诞好奇心的一个例证。 强势贤内助 尽管家族企业是中国民营企业在初创阶段企业主难舍的情结,但是像海普瑞这样成为上市公司,而且培养出首富,依然保持家族企业业态的实为“另类”。况且,海普瑞是完全的家族企业。 海普瑞的实际控制人为李锂和李坦夫妇,其中李锂为董事长,李坦任董事、副总经理,而总经理则由李坦的哥哥单宇担任。虽然是“男主内、女主外”的搭配,但是海普瑞和供应商及客户的所有交易的合同都由李坦而非李锂签字生效——李坦是一个极为强势的贤内助。 26岁开始创业 李锂创业时只有26岁——中国富豪榜上相当一部分知名企业家,都是在26岁开始崭露头角的,如陈发树、唐万新、李宁、严介和、丁磊、彭小峰等人。 不过李锂的特别之处在于,他创业时,并还没从所在的国企单位成都肉联厂下属的生化制药厂辞职。肉联厂是典型的国营企业。计划经济时代,全成都的生猪都在这里屠宰。因为有丰富的原材料,肉联厂成立了四个关联的分支企业,其中也包括生化制药厂。 当时胆红素正走红,各路人马都在炒作。参加工作一年左右的李锂向药厂提交了一个报告,称他可将胆红素提纯到标准级,使其达到国家标准值。不久,李锂就被破格提升为生化研究所所长。研究所涉及到一些技术工艺等敏感问题,身为所长的李锂自然掌握了一些普通员工无法获得的技术秘密。 抗凝血和降血脂功能的肝素钠是制药厂核心产品之一,依靠职位获得这些技术的李锂,后来从事的行业正是肝素钠。功成名就之后,李锂的这一“巧合”颇受质疑。更受到质疑的是,不同于常规的“26岁现象”,李锂创业时身兼研究所所长的公职。换句话说,他是背着单位在外面“干私活”的。 如何评价这一行为呢?有人斥责李锂,记者倒觉得无可厚非。正是1990年代初一批李锂们的野蛮生长,中国民营企业界才有今天的繁荣。 怀胎重庆 李锂在重庆通达从事的工作并非“高科技”——即便是在当时看来,也只是极为成熟的技术——仅是从猪小肠中提取出肝素钠。当时,在全国开展这项业务的有大小厂家500余家。 上世纪80年代,肝素钠被广泛用于肝炎治疗,而肝炎是我国的常见病。这让李锂看到了广阔的前景。为了扩大业务,李锂一度找到当时在重庆小有名气的陪都药业的董事长唐良平,由通达生物提供技术和原料,陪都药业提供厂房和设备,双方共同生产肝素钠原料药。当李锂将他的“宏图伟业”托盘而出时,唐良平却断然拒绝了——唐并不太看好该项目。 扩大生产的愿望迟迟没有实现,通达生物也没有给李锂的人生带来多大的改变。相反,股东间的纠葛和理不清的产权纠纷让其萌生去意。 福地深圳 1998年4月,李锂在深圳注册成立了海普瑞,注册资本为200万元。李锂、李坦夫妇分别任海普瑞董事长及董事、副总经理,而公司董事、总经理单宇是李坦的哥哥,其业务依旧是肝素钠。 深圳,的确是李锂的福地。 这座城市,其实并不乏像李锂这样南下的创业者,而当初类似海普瑞这样的注册仅为200万元的小企业更是多如牛毛。更何况早期的海普瑞也一直是缺钱的。 好在李锂一到这个城市就遇到了伯乐——杨向阳。1998年11月,杨向阳向海普瑞投入600万元,加上增资扩股,占了海普瑞30%的股权。 李锂还在这里遇到了另一位伯乐——刘应力。李锂刚来深圳时,时任深圳市高新办主任的刘应力拍板,在土地、税收和银行信贷等方面给李锂开出了许多优惠条件。海普瑞成为深圳市政府眼中的一匹千里马。如今,这种关怀仍不减当年。 选择深市上市 2000年,海普瑞开始盈利,并获得深圳高新技术税收优惠政策,这让李锂看来是海普瑞作为“高科技企业”最好的信任状。 李锂已经开始谋划上市了。 海普瑞上市地点选择的是深圳而不是上海或是海外,无非有几个原因:一是流通盘太小,上不了沪市主板;二是中小板市盈率高,能圈到更多的钱;三是更重要的一点,深圳市政府希望这一好苗子留在深圳,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第四,一个很可爱的原因——李锂的民族主义情怀。 他是个历史迷,他对中国古文化的喜爱近乎疯狂,他给公司中层开会,甚至会使用“反帝、反封建”等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意见,而到海外上市自然有“卖国”之嫌。 不过颇具讽刺意味的是,2007年他最终选择了高盛参股。巧合的是,李锂非常推崇宗庆后,而恰恰两位都对外资爱恨交织。这种情结抑或是1970年代之前出生的中国本土企业家共有的。 高盛才是大赢家 就在2009年,海普瑞取得了爆发性的增长,也开始了实质性的上市步伐。此时,高盛下属全资子公司GSPharma已经通过对海普瑞两次增资,获得了海普瑞4500万股的股权,平均持股成本仅为157元/股。高盛两年间总共只投入7000多万元,而在海普瑞股票首发时其所持股票折合市值近70亿元,这让人很容易明白,真正的最大赢家是谁。 海普瑞的高首发价仅仅坚挺了两天。到了5月11日,开盘仅十余分钟,海普瑞股价即封于跌停,次日再度下挫险些触及跌停板,并跌破发行价。仅仅两日,中国首富李锂财富缩水百亿元,成了史上最为“短命”的股王。 尽管此后海普瑞的股价有所上涨,但总体在首发价周围持续震荡。 不懂财务的工作狂海普瑞和其他一般的民企不一样的是,李锂夫妇都不懂财务,说自己“见了数字就头疼”。他们放心地把财务部门交给职业财务经理去打理。 李锂一直信奉“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二十年如一日,夫妇俩一个专注于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一个专注于质量的监管,各司其职。即便是上市之后,李锂依然是每天准点出现在实验室里捣鼓,或者是在车间里转悠,如同二十年前一个样。“除了吃饭和睡觉,我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工作。” 首富爱猪 与刘永好、丁磊、郭广昌等“首富级”中国企业家纷纷当起猪倌或想当猪倌一脉相承的是,李锂这一新晋首富与猪的关系密切——拿2009年来说,海普瑞的产能为64万亿单位的肝素钠粗品,而根据海普瑞招股书所披露:“每生产1亿单位肝素粗品平均需消耗2500根生猪小肠”。 2007年上半年,我国尚有49家企业出口肝素及其盐。三年来,由于货源紧张,出口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大多数企业出口量较小。因为牢牢掌握住了原材料市场,海普瑞一直以来处于该行业的国内第一。仅2009年,海普瑞就消耗掉了16亿根猪小肠,而这一年我国生猪出栏数量为64亿头。也就是说,全国四分之一生猪的小肠为海普瑞所用。 □相关链接 李锂没有安全感 海普瑞上市,使得肝素钠这个行业风生水起,听说一些农村养猪户和屠宰场,也时 髦 地谈起“上市”来。海普瑞最近几年前五大供应商中多为自然人,笔者费尽周折找到了其2008年的一家自然人供应商顾天友(交易金额逾2000万元),问他,为什么2009年不向海普瑞供货了呢?他回答道,“我为什么不能自己干呢?” 上游纷纷来做中游,这让李锂很没安全感。 或许正是基于此,海普瑞于去年11月在成都彭州市的 濛 阳镇与四川一家农业标杆企业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为什么选择这个地方呢?要知道,作为2009年海普瑞最大的供应商的成都嘉盈公司,坐落在彭州市军乐镇。李锂家族想牵制上游供货商的意图显而易见。 李锂没有安全感的另一个原因是,他的下游客户对他虎视 眈 眈 。譬如2009年海普瑞最大的客户是全球第四大医药集团的赛诺菲·安万特,它在2009年向海普瑞采购的肝素钠粗品价值15亿元,是上一年的20倍。李锂高兴吗?高兴,但他也有担忧,因为这家1982年就在中国建立办事处的医药巨头企业,最近几年加快了在中国的渗透步伐——与海普瑞在上游供应商所在地就近建立自己的公司的尝试类似,海普瑞所到之处,赛诺菲也在陆续安营扎寨,甚至范围更广。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大抵如此。 ;因为国家出了相关的政策,4+7带量采购,这样就导致了价格很低,所以医药板块的基金表现一般都不太好。医药板块基金主要包括:1、制药:原料药、中药、抗生素、生物制品、放射性药品等。2、医疗器械: 磁共振、CT、彩色B超、中低能直线加速器、激光手术器,纤维光纤内窥镜等。3、医疗服务:各类疾病的治疗措施、医学检查、药事服务、门诊服务诊疗检查等。想要知道更多关于医药板块基金的事宜。推荐去微淼财商教育进行全面了解。现在微淼财商教育将进一步依托新型财商教育线上教学实践模式,发挥行业头雁的作用。目前和天津宁河区人民政府一道,共同探索地方产业业态、经济、模式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快速、稳步、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