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实时汇率

1 美元(USD)=

7.3033 人民币(CNY)

反向汇率:1 CNY = 0.1369 USD   更新时间:2024-12-24 08:02:32

记得曾经待过一个股票投资交流群,有一次,群里正在热火朝天的讨论一位 “大神”的交易手法——他在一个短时间内净值翻了五倍。众人探讨的异常兴奋,更有甚者对其产生了崇拜,觉得其如天下繁星遥不可攀。这时,一位群友说:一年五倍者如过江之鲫,五年一倍者寥寥无几。但仅仅一瞬间,他的话语便淹没在新的消息里,没有激起一丝浪花。几天过后,我在一个媒体上又一次看到了这句话,是他写的文章。他详细的阐述了一下其中的逻辑,条例异常清晰,非常客观具体。然后,他把这篇文章转到当初的那个群里,但是可悲的是,依然没有人关注,众人依然在探讨短时间内实现暴利的方法。我不知道他是什么感受,但是仅作为一个旁观者,我都能从整个事件中都能感受到一种孤单与落寞。有些时候,有些人会突然发现,当他想认真的阐述下他的观点时,却没有任何人愿意听。或者说,根本没有人听的懂。他不敢相信的看着这疯狂的人群,目瞪口呆的收回了打字的双手。这可能是他第一次真正明白,什么叫孤独。自从厌倦于追寻,我已学会一觅即中;自从一股逆风袭来,我已能抵御八面来风,驾舟而行。——尼采为什么很多顶级的股票投资人一般都不谈具体的投资交易细节?为什么很多顶级投资人谈吐之间,基本上都是理念,境界与格局?或许是因为,他们已经渡过了想表达具体观点的阶段了。曾经,在某个投资大会上,有人向一个著名投资人提问:请问,你为什么要交易多个行业,多个品种?他说道:分散风险,累加收益。然后结束提问。看似唐突,其实这是最有效率的回答。懂的人瞬间就懂。如果对方不懂,那么他不但要解释怎么分散的风险,又如何累加的收益,还要回答,单品种与多品种的优劣对比,还要讲解行情走势的特殊性和概率,甚至还会涉及到具体的交易方式…更关键的在于,提问者很可能根本无法理解。就如同脱离了仓位和回撤,单独展示收益率一样。一套完整的体系,一环扣一环,任何一个环节单独拿出来讲,都有很大的逻辑漏洞。所以,在大多时间内,关于交易体系单独某环节的争论都是毫无意义。有一次,去参加一个朋友的产品路演,他说他产品的策略中包括趋势策略和震荡策略。会后,我请教他:“震荡策略怎么做?”他回答:“就是更小周期的趋势跟踪。”我问:“那你为何不直说呢?”他说:“难道你要我在有限的时间内,给我的投资人讲清趋势和震荡的相对关系?”“在某些时候,严控底线,不争论一些不必要的细节,可以增加效率,我们不是为了切磋交易水平,我们是为了达成交易。”为了达成交易,将自己的理念强行的压缩成一种便于理解的说法,这是一种世故,一种妥协,但我觉得,这其中最深处,也隐藏着一丝孤独。我们都想把最真实的东西,最直接的表述出来,不想把它压在心底,可是,如果最真实的东西表述的太简单,很多人却无法相信,更无法理解。因为越是简单,需要洞见并取舍的东西就越复杂。交易体系的每个环节都密不可分,每一个细节的制定,都包含着投资者本人的性格特点,心路历程,成长经历。每一个决定的背后,可能都包含了深刻的感悟和果决的取舍。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简单的交易体系,但我们看不到他背后的经历。我们不知道他放弃了什么,不知道他经历了怎样的艰难抉择,更不知道他怀揣着怎样的投资信仰。曾经在一个音乐软件里见过一个评论:年轻的时候,喜欢把耳机的一端分享给别人,现在,我发现,我已经无人可分享。因为我基本确定,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听到了什么。顶级的投资人之所以会感到孤独,是因为,没有人知道,你一步一步走来,都经历了什么样的心路历程,生死磨练,才形成了如今的交易风格。股票投资交易的世界里,或许会有你的同类,跟你的交易体系非常相似。但是,这套交易体系的背后,是截然相反的两个世界。因为投资交易是一个重塑自己的过程。经历痛苦,经历磨难,看透表象,洞见本质,体味自己的情绪变化,了解自己的人性弱点,将一切的经历,融入自己的交易理念,生成那套专属于你的交易体系。就如市场的最新价,包含了不同的人,包含了不同的信息,包含了不同的人对不同信息的不同判断,包含了不同的下单时间和下单过程,包容所有,形成了这一个时间点的价格。为什么是这个价格?没有人说的清楚。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个价格的形成,独一无二。很多人把寂寞当成了孤独,或许是因为他还没有进入过那种状态。当一个人孤独的时候,他的思想是自由的,是一种可以宽纳一切的精神状态。所以,有人说:孤独是灵魂的散发,理性的落寞,也是思想的高度,人生的境界。而股票业的顶级高手,也正是因为这些境界,变的更加孤独。孤独的人自成世界、自成体系,独立思考。因为他知道,存在于脑海中的精神世界才是更大的舞台。因为在那里,他可以面对最真实的自己。而我们人类一切思想的诞生,都源于此时此刻。炒股注定是一场孤独的旅行朋友大多因为两个基础而成为朋友世事洞悉之后,早不再象十八、九岁那般渴望友谊,青少年阶段,鲜衣怒马,与三、五好友同行,或载舟户湖,觉得人生如此无憾。然而,逐渐发现,越长大越孤独,不仅仅是我自己,看看身边的旁人,一旦到了三十多岁,无论男女,朋友都少一大截;再看看那些年过四十的中年人,朋友更少;至于五、六十岁的人,朋友又会少一些……究其原因,朋友大多因为两个基础而成为朋友,第一是相似的想法,第二是共同的利益。年轻人,相似的想法多,并且都憧憬未来,假想着多认识几个朋友能在未来帮助到自己实现利益,因此乐于广交朋友,朋友自然多;而到了三十多岁、四五十岁后,发现曾以为相似的想法,其实存在着巨大分野,人与人之间真正有相似想法的,是不多的,至于共同利益,其实真能帮到的也并非很多,于是朋友自然就少了。但尽管如此,在社会上打拼,多数的行业里,都必然需要团队合作,原因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要完成一件事情,是你一个人做不完所有环节,“一个篱笆三个梆”,因为利益的捆绑,社会上多数人不得不投身于一个又一个“关系网”,使自己成为“关系网”里的一个节点,说穿了就是使自己能被别人用得上,同时也使别人能被自己用得上,因此,在社会多数行业里,无论走红道图谋当官,或是走白道在职场混,又或者走黑道博个江湖意气,都是需要朋友的,虽然,这种朋友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朋友,无非利益的“纠集者”,可毕竟也算是世俗意义上的朋友。炒股者之间,是很难有相似想法的而炒股的人则不同,连世俗意义上的朋友往往也远少于其他行业的人。而这,本质上缘于炒股这个行业的特殊。依然拿朋友所需要的两个基础来分析——第一是相似的想法,第二是共同的利益。炒股者之间,是很难有相似想法的。甚至就算买了同一只股票,假设说都买了 002148 北纬通信,但买的动作一致,思想认识却往往不一致,有的是技术派,看图形买;有的是看基本面;有的做短线,有的做中线,还有的做长线……因此,哪怕买了同一只票,内心的想法也全然不同。遇到该股票走势变动时,会做出的反应也截然不同……这,还是买了相同股票的。更何况股民之间通常各自追逐着不同的股票……这么多年来,我发觉,股民与股民,是最没必要交流思想的。也是最无法交流思想的,原因在于,炒股如同修道者走在一条没有尽头的小路上,身边只是旷野,你只能非常孤独地行走,许多经验都不是语言可以传递,必须自己慢慢在实践中才能逐渐悟道。财不入急门,有时候,我们会看到某些高手,在某一两年突然从几十万变成几百万,或从几百万突然成长为几千万,这就是所谓的爆发,但大多数爆发者,都是经历了漫长时间积累之后,因此,看着他似乎突然发了急财,其实,那是他用漫长时间作为成本的,依然并非“急门”。世人只注意到其进入爆发期之后赚钱的速度快,却没注意他在进入爆发期之前漫长的忍耐时期,有的可能长达十多年。这种时间的累积,不是旁人的思想沟通所能省略的的。成功的股市高手,在他们身上有两个共同的特点:第一,他们曾经都有股市惨败的经历;第二,他们都十分执著与勤奋,对股票甚至到了“痴迷”的地步。沪深上千只股票,他们都烂熟于胸。哪只股票哪一年的什么样的走势,甚至哪天有什么异动,他们都能“背”出来。正是如此的执著和勤奋,才使他们走向了今天的成功,这也再次印证了“天道酬勤”的古训。股市永远拒绝克隆、拒绝重复。高手们之所以成功,的确都有他们的独特之处。在这刀光剑影、群雄逐鹿的股票市场,谁都希望成为高手,谁都希望成为“早知三日事,富贵一千年”的股神。但是,股市之中没有神仙皇帝,靠的只能是我们自己。一分耕耘,才会有一分收获,纯粹靠运气瞎撞盲碰,肯定难以长久。就拿我自己来说,开盘4个小时我要看盘交易,收盘后晚上我还要花2个小时的时间复盘,同时还要看看港股,用自己的方法验证一下港股涨幅靠前的股票,周末还要抽出一天的时间总结上周的操作,然后选好下一周要操作的股票。正是这日复一日的努力和坚持,我才可能取得比别人更多的收获。如果你总是将自己的希望交给别人或放在股评家的身上,那注定你不会在股市上取得成功。每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有着道不尽的艰辛。而要在股市上取得成功,除了需要极高的悟性外,还需要付出高出常人数倍的心血和精力。换句话说,没有辛勤的努力和汗水,就算得到了优秀的系统,也不可能发挥它的真正功力,因为系统正确使用的前提是需要使用者各方面的深厚积淀和素养的堆积的。我周围几乎所有的朋友都说我的生活极其枯燥而缺乏色彩,少了那么多的人生乐趣。当然,也有极少数朋友过着比我更深居简出的生活。电脑行情中的曲线,几乎成为了我们人生的轨迹。我也想折中,可我深知以我目前的阅历和智慧还远远不够。我选择了常人无法忍受的“枯燥”的生活,可我换来了更强大的自信心以及比别人更能有力的思考能力、洞察能力。而且,操作的成功直接换来的是获得了更多的享有未来美好生活的财富。然而,在投机这个行业,是即使付出心血、辛劳和汗水,却未必能登顶成功的为数不多的几个行业之一,所以,有的时候,回报并不理所当然地与你的付出成正比。但如果你不努力和付出,就一定没有回报。股票市场里到处都是疯子--施密特投机之王·利弗莫尔看多联合太平洋,但是一位消息灵通的好心人提醒他已经有很多人在抛出这只股票,利弗莫尔即将成为那个接盘侠。这位好心人并无恶意,他的确消息灵通,是诚心诚意的帮助他。这导致利弗莫尔怀疑了自己的判断,随后平掉自己的多头头寸。如果做多不对,那么就应该做空,做空后股价却创出新高,利弗莫尔亏损4万美元后果断平掉空头头寸,立即开了多头头寸追逐利润,挽回损失后,还净盈利15000美元。利弗莫尔并没有怪罪他人,只是说了一句,“对没有勇气坚持自己信念的人来说,这笔代价不高!这一课学费低廉。”"消息"是交易市场中最大的谎言,你所以为的捷径,事实上只会让你南辕北辙。哪怕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一旦踏入投机交易市场,往往也会变的无知而不自知,恐惧会让交易者选择跟大众站到一边以获得舒适感,一起买,一起卖,然后一起亏钱。只有那些无论市场传递什么样的的消息,始终能够坚持自己本意的人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盈利者,这又不是全部归结为聪明才智的原因。有群体的地方一定是亏损的地方,因为群体过后,就再也没有了持续接盘的力量,所以,群体几乎总能很准确的卖在最低点,买在最高点,不是因为有多准确,而是因为往往力竭才反转。消息作为参考本身没有问题,只是在传递消息的过程中,人都会不自觉的压制自己的本能,不自觉的顺从大众的观点,而大众往往都是无知的(古斯塔夫雷朋《大众心理学》)。比如,在一个剧场里面,第一个带头鼓掌的人往往会引来场内大部分人的跟随鼓掌,尽管还没演到甩搞笑包袱的地方,或者带头鼓掌的这个人是个傻子,根本没听懂台上演的是什么。所以,当你处在消息来回传递的市场的时候,会不自觉的跟随一些事后自己都看起来很傻的行为。有个段子说的是,永远不要去跟一个傻子争论,因为他会把你拉倒一个傻子的水平上,然后用他当傻子丰富的经验打败你。只是,这种戏码在交易市场每天都在上演。当你试图在市场接收所谓的"消息"来作为自己的交易决策时,其实,跟向一个傻子问道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在群体中没有聪明人,拿主意的人越多,群体就越接近于一群乌合之众,所以,一支战斗力强劲的军队,一定只有一个发号施令将军和一群令行禁止的士兵。消息传播最大的问题在于它会失真和夸大,经过的人越多,这种程度也就越大,比如,事实是某一场暴雨造成玉米的减产,传到市场的时候可能已经变成了暴雨造成玉米颗粒无收,所以,造成了股票的连续涨停板,追涨的跟风效应反而使得股票价格偏离了合理的价格区间。交易最核心的能力不是你可以打听出多么及时的消息,而是你始终明白的无论再什么时候,什么市场环境下,自己该要的是什么,不再为了抓住每一次波动而强行进场。什么是真正的懂交易了?那是尽管今天市场大涨,好多人都赚的盆满钵满,但是,自己没有交易,因为没有等到适合自己的行情!炒股“三思” 1思考市场我们进入股市,就如同进入一个大赌场,又好似进入一个淘金地,有人在里面满载而归,有人却悻悻而回。有人淘到钻石,有人却只沾了一身污水。我们从最初的对股市无知,到懵懂,到后来的自以为成为高手,有没有好好的思考过这个场所,好好的认识下了我们身处之地究竟是怎样一个地方,不思考市场,就不能认清市场,最终会被市场消来。股市是一个上市公司融资的地方,把股民们的钱聚集到他那里,让他去办公司、去搞业务,去拓展市场,然后赚到钱之后,股民分享上市公司经营的成果。其实炒股就是让别人用钱给你去生钱,但明明很多上市公司连年亏损,为什么股价还能涨,为什么投资者还要买?这就是股市的奥妙之处,综观中国股市A股市场过往的走势,每一轮大的行情中几乎所有的股票都会上涨,而且越垃圾的股票涨得就越凶,这已经成为一种惯列。股民们都很情绪化,行情好的时候,往往会“锦上添花”,找到一大堆支持上涨的坚定理由,即便是垃圾股也有“乌鸡飞上枝头变凤凰”的故事讲给大家听。而一旦股市走势,则纷纷都会“落井下石”,即便基本面很好的企业也会被诸如“实体经济下滑”或“基金纷纷撤退”等理由打击得面目全非。正是如此,中国股市A股市场的波动,比其他国家都要剧烈,波动得更为频繁,只有清楚的认清中国股市A股市场的这一本质特征,才不会陷入基本面怪圈中。才能真正解放自己的思维,深刻理解波段炒股的逻辑并贯彻执行。2思考自己直面市场,清楚的认识市场的特征,才能够适应市场。思考自己,知道自己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投资者,认请真“我”,才能我行我路,直到成功彼岩。 “我”是谁?我是我的生活的主角,我总是会以我为中心,其他人只是我的世界中的配角,而世上万物也只不过是我的世界中的摆设,我想这应该是绝大多数人的自我认定吧。但真的是这样吗?既然我的世界里只有我,那么其实我根本哪里也去不了,我甚至走不走我的世界。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哲人们告诫我们要“超越自我”,只有跳出“我”来看“我”,才能走出思维的束缚。实际上,我只不过是一颗尘埃,迟早也会化为一颗尘土。我们口口声声的说别人如何如何,其实,在别人眼中,我们也只是“别人”。股市交易,正是由千千万万个“我”参与的,每个人有不同的想法,每个人有不同的行动,当大家的心理和行为发生分岐时,股市震荡。当看法趋于一致时,股市呈现单边上扬。而股市的各种变动着的因素又影响着每个人心理的变化,相同的一件事对不同的投资者亦起着不同的影响,甚至是相反的影响,当一个利好出现时,你认为是利好,但未必是就是利好。这就要求我们跳出自我的主观判断而看市场的真实反应。“我”为什么而来?炒股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是为了实现资产的稳健增值,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为了实现曾经的投资抱负。“我”到股市而来,目标明确,我此行是为了实现我自己的目标,在前行的路中要始终思考自己进场的初衷,不要偏离了行股的轨道。很多投资者本来只是想多条理财的途径,有些只为了赚点零用钱,但操作几次,或者是成功得手使得信心大增,或者是马失前蹄让自己不服认服,便再搬救兵,卖车卖房或者到处筹借加注返场,最后弄个血本无归、家破人亡,实在人生的悲凉之事。股市实际上是一个大赌场,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赌客,虽然有人说自己只是匆匆过客。有很多赌局是不对称的,从一开始就注定会输的,进场之前就要做好输的准备。股市不是印钞机,赚钱要凭本事,外加运气。所以要做好能亏的准备,要清楚的知道“我”输得起吗?认清“我”的风险承受度,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股票,采用适合自己的操作。股市中没有不赚钱的股票,只有不赚钱的操作。相同的一只股票,不同的人操作,结果很可能完全不一样,如果“我”是极度厌恶风险的人,要选择基本面好走势平稳,如果“我”是为了追求快速获利的,要选择波动更为剧烈的股票,如果“我是”……3思考未来最后,是思考未来。无论过去你是多么的成功,战绩辉煌,都定格为历史。不管你过去赢了多少次,赚了多少钱,都有可能在未来某一次失败中前功尽弃悉数亏掉。曾经再美,都成为过去,过去再好,也只是曾经。而过去即便你曾一错再错,只要你挺了过来,你也有机会重启未来,要知道,谁能笑到最后谁才会笑得最美。未来该怎么做?过去我曾成功的投资了某只股票赚了,我应该在这次成功的投资上面找到成功的原因,难道只是运气吗?又真的是我技术高超吗?我在这次成功的操作中有没有执行最初的计划?在执行的过程中预先的条件发生了哪些变化?在变化中我做了什么动态的调整?把这一系列的问题自己解答出来,你会发现,赢利其实是建立在成熟的、科学的系统之上的,将实际的操作与本书说的波段操作的逻辑、方法、细节进行对照,找到适合自己的东西。同样的,失败了,也要分析,失败在哪里?在失败中要汲取哪些教训?这一系列的问题只有你自己能够解开。只有这样,失败才有意义,从失败中走出来,就能清楚的明白我以后该注意哪些问题,哪些操盘的细节没把握好,哪些素质还有待提供,才能把造一个最好的自己。未来会怎么样?股市的未来我们决定不了,也许真的会有“黄金十年”,也有可能趴上三五年。未来股市怎行样不是我们说了算,但未来的我会怎么样却是由我自己所决定。现在自己,操作顺风顺水,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套路,那就坚持下去。股市运行虽然变化无常但万变不离其宗,涨跌周期其实不是一条“衔尾蛇”,不断的循环,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形成自己的操作系统,成功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复制而已。太顺的时候,不要自满,要时时警醒自己,告诉自己,过去不代表未来,股市投资如履薄冰,需要小心谨慎的走好每一步;遇到困境的时候,告诉自己,再坏坏不过现在,再美美不过未来,风雨之后必见彩虹。股市真的是七亏二平一赢吗,炒股亏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炒当你在分析某个事物的时候,可能会面对诸多的证据(样本)。但是大多数人通常只注意到显式的样本和证据,而忽略了隐式的样本和证据。从而得出错误的认知、错误的结论,这就是幸存者偏见。本文深入讨论了这个思维误区,相信读过之后,你会做出更理性的判断。 二战期间,美军空军对作战飞机做了一次统计。统计发现,飞回来的飞机翅膀中弹特别多,机舱弹孔反而没多少。 按照直觉推测,应该是加固机翼,可这逻辑对么? 当然不对,事实上,恰恰应当加固机舱和发动机装甲。 因为“飞回来的飞机”翅膀弹孔多,正说明打中翅膀了飞机还能回来,可打中机舱飞机就没救了,直接坠毁,根本不给你机会数弹孔。 后来的实践证实了这一点,他们加固了机舱装甲,果然,飞机坠毁率下降了。 人在江湖,处处是坑,懂得这个思维误区,就不容易掉坑里了。1 何为“幸存者偏见”?“幸存者偏见”,洋文写作“survivorship bias”或“survival bias”。这属于“认知偏差”的一种。 如果用一句通俗的话来概括“幸存者偏见”,就是死人没法开口。如果要说得更具体点,那就是:当你在分析某个事物的时候,可能会面对诸多的证据(样本)。但是大多数人通常只注意到显式的样本和证据,而忽略了隐式的样本和证据。 从而得出错误的认知、错误的结论。为了更形象一些,我们来说一下“幸存者偏见”的出处——古罗马的西赛罗(与凯撒同时代的知名政治家、文学家、演说家)讲过一个故事,大意如下:有一群宗教信徒在某次沉船事故中幸存。幸存后,他们就找人作画(画面上是一群人在事故中祈祷),以此来宣扬说:因为他们作了虔诚的祷告,所以才在沉船事故中幸存。某信徒拿了这幅画给一个无神论者看。这个无神论者直接反问道:那些祈祷之后淹死的人,他们的画像在哪里?以上就是“幸存者偏见”的出处。那些“祈祷之后依然淹死的人”,他们已经死了,不可能再去告诉别人,他们的祈祷失灵了。不同领域中的“幸存者偏见”西赛罗的那个故事,属于宗教领域的“幸存者偏见”。除了宗教领域,还有很多领域(甚至可以说,所有的领域)都会存在这类偏见。下面,挑选几个领域来举例。IT 领域——创业的“银弹”作为IT 从业人员,我经常在某些 IT 网站上看到某某公司的创业事迹。如果你也跟我一样,估计这方面的故事也看了不少。不知你有没有发现,那些广为流传的创业案例,都是成功案例。越成功的,越具有传奇色彩,被宣传的次数就越多(比如乔布斯、盖茨)。相反,那些创业失败的案例,(相比而言)被提及的次数非常非常少。这会产生啥问题?假设某个有志青年想要创业,他看了很多创业成功的案例,这些案例都提到某些共同的因素。于是,此人就误以为这些共同的因素是“银弹”——只要具备这些银弹,创业必定成功。这就如同西赛罗的那个故事——只看到存活的祈祷者,就误以为“祈祷”是存活的充分条件。成功学领域——虚假的“充分条件”说完“创业”,很自然就联想到“成功学”。那些鼓吹“成功学”的文章/书籍,通常存在很多谬误,其中一个谬误是——号称“某某方法论”是成功的充分条件。换句话说,只要具备了该方法论,就一定可以获得成功。为什么说这是一个谬误?因为这些鼓吹成功学的文章/书籍,通常都没有去检验:该方法论是否也出现在失败者身上。只要有一个失败者也采用了该方法论,就足以说明——这个方法论不是成功的充分条件。比如说,很多成功学的理论提到了“勤奋”是成功的充分条件。但其实,勤奋而没有成功的,大有人在。投资领域——仅凭运气的“股神”最近半年,股市迎来新一轮的牛市行情。前几天有读者建议聊聊股市的话题,所以今天顺便拿投资领域来说事儿。似乎在每一个国家的股市中,都有那么几个人被誉为“股神”。我要各位设想一场全国性的抛硬币大赛。让我们假定,全美国225亿人,在明天早晨起床时都掷一枚硬币,并猜硬币出现的正面或反面。如果猜对了,他们将从猜错者的手中赢得一美元。而猜错的人则被淘汰。每天都有输家遭到淘汰,奖金则不断地累积。经过十个早晨的十次投掷之后,全美国约有22万人连续十次猜对抛硬币的结果。每人所赢得的资金约1000多美元。现在,这群人可能会开始炫耀自己的战绩,此乃人的天性使然。即使他们仍保持谦虚的态度,但在鸡尾酒会中,他们偶尔会以此技巧吸引异性的注意,并炫耀他们对抛硬币的奇特洞察力。游戏继续进行,再经过十天,约有215个人连续20次猜对抛硬币的结果,并且每个人赢得大约100万美元的奖金。输家总共付出225亿美元,赢家则得到225亿美元。这时候,这群赢家会完全沉迷在自己的成就中——他们可能开始著书立说:“我如何每天早晨工作30秒,并在20天之内将—美元变成100万美元。”更糟的是,他们会在全国各地主办培训班,宣传如何有效地抛硬币。对那些持怀疑态度的学者,他们会反驳说:“如果你认为这是不可能的,该如何解释,为什么会有我们这215个人呢?”但是,某些商学院的教授可能会粗鲁地指出—个事实——假如让225亿只猩猩参加这场比赛,结果大致上也是如此——会有215只猩猩连续赢得20次的投掷。大伙儿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吗?作者就是被誉为“股神”的巴菲特。(1984年,为了纪念《证券分析》出版50周年,哥伦比亚大学搞了一次隆重的纪念活动,邀请到巴菲特作主题演讲。这篇文章就是当年的演讲稿)大伙儿可能会觉得奇怪——难道巴菲特想要说明:“自己是运气好的猩猩”?当然不是啦。在那篇演讲的后续部分,巴菲特分析了——为啥他本人不是运气好的猩猩。在本文的结尾部分,我还会再次提到这个演讲,以及巴菲特对“幸存者偏见”的分析。虽然巴菲特不是“运气好的猩猩”,但我敢肯定,某些所谓的“炒股高手”,只不过是“运气好的猩猩” 。历史领域——莎草纸的误导历史这个领域,简直可以说是“幸存者偏见”的重灾区。因为历史研究的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如果“过去的事情”距离现在比较遥远,很多相关的东西可能已经被时间消磨殆尽——沦为沉默的证据。下面,我以“莎草纸”来说明“幸存者偏见”的误导性。在地中海周边的古代文明(古埃及、腓尼基、古希腊、古罗马)都曾经使用莎草纸作为书写文字的载体。在保存至今的文物中,埃及的莎草纸文物比另外那三个地方要多。于是就很容易给人一种误解——似乎莎草纸在埃及用的比较广泛,而在另外三个地方使用不够广泛。但真实的原因是——莎草纸在潮湿环境中非常容易发霉腐烂,而埃及的气候比较干燥,于是保存下来的就比较多。另一个例子是:曾经有一种学术观点认为腓尼基民族是“只擅长于经商而缺乏文艺细胞”。因为腓尼基留存至今的少量莎草纸都跟经商有关,并没有发现跟文学艺术相关的莎草纸文物。真的是这样吗?我个人认为,更大的可能性是:腓尼基人也有自己的文学艺术并且也保存在莎草纸上。但是那些腓尼基城市的气候非常不利于保存莎草纸,于是当地的莎草纸文物都腐烂了。至于少量涉及经商的莎草纸文件能保存至今,有可能是被经商船队带到其它地区(比如埃及这种干燥的地区),从而在其它地区保存了下来。其它领域在前面说了,几乎所有的领域,都可以看到“幸存者偏见”。限于篇幅,只列举前面这几个。对这个话题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评论中补充。2 “幸存者偏见”导致的问题接下来,总结一下“幸存者偏见”可能导致的问题——分三个方面。错误的认知这个最好理解了——由于“错误的认知”会导致你对“沉默证据”的忽视,所以你对该领域的认知是不完全的。错误的归因在只看到“显式样本”的情况下,你可能会产生一些错误的归因。“幸存者偏见”导致的“错误归因”会有很多种。这里仅举几个例子。因果倒置想必大伙儿都看过举重比赛。对于举重运动员,很多人都有一个错误的观点——以为这些运动员是在练习举重之后,才导致身材变得矮壮。但实际上,举重队在一开始筛选运动员的时候,就把那些身材细长的忽略掉了(这些身材细长的候选人,就是“沉默的样本”)。换句话说,是因为他们身材矮壮,才有可能被选中去参加举重培训,而不是因为参加举重培训导致身材如此——这就是因果倒置。牵强的归因(无中生有)假设某个赌徒去赌场玩“押大小”(此游戏的胜负概率皆为 50%),连续赢了10次。对于大型赌场,每天来玩的人足够多,那么一段时间之后,总会出现某个赌徒玩“押大小”连续赢10次(甚至更多次)。从概率学的角度讲,这是很普通的。但是对该赌徒而言,如果他陷入了“幸存者偏见”这个误区,他就会企图给这个现象找到一个解释(进行“归因”)。假如此人是个宗教信徒,他/她可能会断言——有神明相助。这就属于“牵强的归因”——把随机事件看作是有其它原因,并企图在随机性之外寻找一个解释。错误的决策,还以刚才赌徒的例子来说事儿。假设这个赌徒是宗教信徒,并且误以为自己连续赢10次是神明相助,那么他/她就会获得一种虚假的信心,并在这个“虚假信心”的支持下继续玩,甚至还会加大赌注/筹码。最后的结局很可能是——彻底输光。这就是“幸存者偏见”导致的“错误决策”。如果你比较喜欢琢磨,可以把这个赌场的例子替换成天朝的牛市,你会发现其中有某些相通之处。3 如何对付“幸存者偏见”?在本文的最后部分,大致说一下:如何对付“幸存者偏见”?以下几个步骤,来自于我粗糙的想法。1、意识到“沉默证据”的存在这是最起码的一点——你首先要能意识到“沉默证据”的存在。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你需要形成这样一种思维习惯:每当看到“显式的证据”,你都要在内心反问:是否存在与之对应的“隐式证据”?2、找到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沉默证据”在前一条的基础上,你如果能找到“沉默的证据/隐式的证据”,自然就会获得更全面的认知。有必要提醒一下:“隐式的证据”有时候不止一种类型。碰到这种情况,不是每个人都能想到所有的类型。前面提到的“天朝舆论”的例子。那些思考问题不够深入的同学,通常只意识到“网管审查/删贴”导致的“沉默证据”,而忽略了更隐蔽的“沉默证据”——那些连上网条件都没有的人,是无法在网上表达不满的。3、尝试排除“随机性”决定一个样本会成为“隐式样本”or“显式样本”,有两种可能:情况A至少有一个原因在起作用(比如前面提到“莎草纸的例子”,气候是原因之一)情况B根本就没有任何原因(比如前面提到的“抛硬币的猩猩”),仅仅是随机性决定了某个样本会成为“显式” or “隐式”。对此种情况,如果你非要去找出一个原因,就会出现前面提到的“牵强的归因”。如果你在分析某个案例时,不清楚属于上述哪一种情况,那么你需要尝试去排除“随机性”。如果无法排除,那么你就只好认可该案例是“随机性”驱动的。具体该如何排除?在本文的最后,咱们重新回到本文开头提到的那篇巴菲特演讲。在说完“猩猩抛硬币”的游戏之后,巴菲特又说了如下一段话。通过这段话,你可以借鉴一下——如何规避“随机因素”的干扰。然而,我必须说明,前述事例和我即将提出的案例,两者之间存在着若干重大差异。首先,(a)如果你所选择的225亿只猩猩的分布状况大致上和美国的人口分布相同;(b)如果经过20天的竞赛,只剩下215只赢家;(c)如果你发现其中有40只猩猩来自于奥马哈的某个动物园,则其中必有蹊跷。于是,你会询问该动物园的猩猩管理员,问此人各种问题。比如给这些猩猩吃什么饲料?这些猩猩是否做某些特殊的运动?是否看了什么书籍?……换言之,如果你发现成功案例有非比寻常的集中现象,则你希望判定此异常的特色是否是成功的原因。科学的调查也遵循此一形态。如果你试图分析某种罕见癌症的原因——例如,美国每年只有1500个病例——而你发现蒙大拿州的某个矿区小镇便产生400个病例,则你必然对当地的饮水、病患的职业或其他种种变数产生兴趣。你知道,在一个小镇中发生400个病例,绝不是随机因素所造成。虽然你未必了解病因,但你知道从哪里着手调查。除了地理,还有其他方式可以界定起源。除了地理的起源,还有我所谓“智力的起源”。我认为各位将会在投资领域中发现——不成比例的抛硬币赢家来自于一个极小的智力村庄.它可以称为“格雷厄姆一多德都市”。这个特殊智力村存在着许多赢家.这种集中现象绝非巧合所能够解释。在某些情况下,即使非比寻常的集中现象也可能不重要。或许有100个只是模仿某一位极具说服力的领导者,而依其主张来猜测硬币的投掷结果。当他猜正面,这100个追随者也会自动地做相同的猜测。如果这一位领导者是属于最后215位赢家之一,则这100也便属于同一个智力起源,这项事实便不具有任何意义,因为100个案例实际上只代表一个案例。同理,假定你生活在一个父权结构极为严密的社会,而美国每一个家庭都恰好以父亲马首是瞻。20天之后,你将发现215位赢家是来自于215个家庭。若干天真的分析师可能因此而认为,成功地猜测硬币投掷的结果,其中具有高度的遗传因素。当然,这实际上不具有任何意义,因为你所拥有的不是215个独立的赢家,而只是215个随机分布的家庭。我所要考虑的这一群成功投资者,拥有一位共同的智力族长——本杰明·格雷厄姆。但是,这些离开此智力家族的孩童,都是依据非常不同的方法猜测他们自己的“硬币”。他们各自前往不同的地方,买卖不同的股票和企业,但他们的综合绩效绝对无法用随机因素加以解释。他们做相同的猜测,并不是因为领导者下达某一项指令,因此也无法用这种方式解释他们的表现。族长只提供了猜测硬币的智力理论,每位学生都必须自行决定如何运用这项理论。……整个演讲很长,限于篇幅,就不全文转述了。巴菲特那篇演讲的题目是《格雷厄姆-多德都市的超级投资者们》。“本杰明·格雷厄姆 和 大卫·多德”两人合著了《证券分析》一书(英文叫“Security Analysis”)。此书被誉为“价值投资领域的圣经”;格雷厄姆本人被誉为“价值投资之父”。上世纪50年代,巴菲特曾经在哥伦比亚大学选修了格雷厄姆开设的“证券分析课程”,并得了 A+ 的成绩。据传闻:格雷厄姆在哥伦比亚大学开设这门课程22年之后,才首次有学生(巴菲特)得到 A+ 的成绩。4 结尾本来这篇是纯讲心理学的。但是近期天朝的股市迎来“疯牛行情”,搞得很多网民人心浮动。所以顺便在本文中加入了跟投资领域有关的案例,再顺便推荐一下巴菲特的那篇演讲。市面上讲巴菲特的书籍,简直是多如牛毛。但都是别人写的,质量也是鱼龙混杂。而本文推荐的这篇演讲,出自巴菲特本人的手笔,更有价值。愿意研究股市的人适合去投资吗,这样说法正确吗?这问题其实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一日股民,终身股民”,进了股市是很难离开的。股民即便亏损,也不离开股市的原因有很多,也许每个人想法都不一样。但归根结底,还是离不开“人性”二字。我总结了以下五个原因,看有没有戳到亏损又不肯离开股市的股民的痛点?1、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的思想作祟。其实,掉进股市这片沼泽地,如果不能找到一块踏脚石,是无法脱身的。而股市里的踏脚石就是认知,大多数人很难在认知上达到一定的程度,最终还得被股市这片沼泽地淹没。2、不服输的性格。在股市亏了钱,心里不服气,愤愤不平地说,别人能在股市赚钱,我为什么不能?不少股民觉得自己不比别人差,盲目自信。于是越发在股市里勤奋,频繁交易,最终打落牙和着血咽进肚里。在股市,不服不行。3、在股市,懂得越多,越发觉得成功就在前面不远处等着自己。在山区长大的人都知道一句话,看见屋,走得哭。意思是看见前方有人居住,以为没多远,事实上却在很远的地方。在股市,每当发现一个技能,就会觉得找到打开银行大门的钥匙。但懂得越多,并不意味着就能在股市赚到钱。懂得越多,只会让自己觉得越无知,越发觉得自己懂得少。股市就是这样,当你什么都掌握了,然后才将知识系统化,构建适合自己的交易模式,用执行力去约束自己严格执行交易模式,才有可能在股市持续稳定的盈利。4、相信自己是因为运气不好才亏钱。因而寄希望于未来,认为自己的运气没有那么背。5、在股市曾轻松赚过钱,感觉在股市赚钱没那么难。之前赚钱的经历蒙蔽了认知,赚钱的感觉形成了固定思维,无法摆脱。当然,还有其他原因,这里就不再赘述。在股票市场怎样才能赚钱懒惰的人做股票是幸运的。例如,种植水果和蔬菜有点依赖天空吃饭的感觉,风雨顺利,没有昆虫,没有灾难会收获,一点自然灾害可能没有收获。做股票也是如此,即要防止个股有“灾害",还要防止市场存在“灾害“。每天早上、中午和晚上都要浏览新闻!看看是否有影响股市的新闻?看看你手中的股票是否已经宣布,是否会有影响股价波动的好消息或坏消息?否则,即使市场或个股跳高开盘,或跳低开盘,我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当股价或市场波动较大时,我们应该去还是留下来?很容易犯错误。投资股票适合懒人和勤奋人。懒人有懒人的投资模式,勤奋人有勤奋人的投资模式。如果是懒人,坚持定投可能比较合适。一方面,定投起点低、方式简单,不用考虑时点,只需要投资者持续小额买入,因为资金是分期投入的,投资的成本有高有低,长期平均下来比较低,所以最大限度地分散了投资风险。另一方面,投资的要诀是“低买高卖”,然而,很少有人在投资时掌握最佳交易点的利润。基金固定投资可以很好地避免这种人为主观判断错误。关键是坚持和止损利润的策略,成为一个守纪律的懒惰的人。如果你是一个勤奋的人,你可以积极投资。跟踪热点和价值挖掘是积极投资的方式,但这不仅需要勤奋,还需要一些天赋和运气。适合懒人和勤奋的人,各有优缺点,不能一概而论。这里的懒惰可以代表很少买卖。一旦买了,就不会因为一点点上涨或者下跌就买卖了。选择好的标的股,买了就盖好。也适合勤奋的人。在进入之前,他们仔细研究了选定的目标股票、基本面、技术方面、多年来的趋势、多年来公司的年增长率和多年来对股东回报进行了彻底的比较研究。这样勤奋的人也非常适合投资股票。我希望你在选择股票时能成为一个勤奋的投资者,在持有股票时能成为一个懒惰的投资者,以避免股票短期涨跌对你投资的影响。买股票,首先要学会看大势。所谓大势,就是经济基本面,包括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监管政策、贸易政策、经济形势、金融环境等。通过对大势的研究和判断,可以大致把握整个市场的走势。比如2008年金融危机,全球经济低迷,国内股市崩盘在这种环境下是必然的。其次,我们应该学会看到这个行业。股票市场有一个规律,即一般股票飙升,然后股票行业的其他股票也会迅速跟随上涨,这是该行业的联动效应。因此,在对经济基本面做出基本判断后,下一步是看行业,包括行业政策、行业领先公司的影响力和创新、上下游行业的生产、销售和研发、外国同行的发展趋势等。例如,今年国内油价上涨了几次,所以中石油、中石化等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下逆势而上。这就是看到这个行业的重要性。什么样的人适合炒股不要与股市行情作对,不要为特定的需要去从事投机。\x0d\买进靠耐心,卖出靠决心,休息靠信心。\x0d\只要比别人多冷静一分,便能在股市中脱颖而出。\x0d\不要妄想在最低价买进,于最高价卖出。\x0d\股票买卖不要耽误在几个“申报价位”上。\x0d\市场充满乐观气氛,利多消息频传,股价大涨,连续上涨几十个涨停板,连冷门股都出现涨停板时应考虑卖出。\x0d\股民大众是盲从的,因此应在别人买进时卖出,在别人卖出时买进。\x0d\放长线钩大鱼,好酒放得愈久愈香。\x0d\以投资的眼光计算股票,以投机的技巧保障利益。\x0d\买股票如学游泳,不在江河之中沉浮几次,什么也学不会。\x0d\天天都去股市的人,不比市场外的投资者赚钱。\x0d\专家不如炒家,炒家不如藏家。\x0d\股市无常胜将军。\x0d\赚到手就存起来,等于把利润的一半锁进保险箱。\x0d\分次买,不赔钱;一次买,多赔钱。\x0d\在行情跳空开盘时应立即买进或卖出。\x0d\许多股民时常随市场大势抢出抢进,没有自己的投资主张,而造成无谓的损失。\x0d\初入股市的新手,最好从事长期投资,并选择税后利润高,流通性好的热门股票。\x0d\"剪成数段再接起来的绳子,再接起来一定比原来的短。"买卖股票,短线操作者最后肯定不如长期投资者的人获利得多!\x0d\不准备做委托买卖时,最好远离市场,天天到证券公司观望行情的人,容易受行情变化及市场的渲染而作出错误的决策。\x0d\胆量大,心思细,决心快,是成功的三项条件。\x0d\股票新手不要急于入市,可以去游侠股市,通过模拟炒股先了解下基本东西,对入门学习、锻炼实战技巧很有帮助。\x0d\上升行情中遇到小跌要买,下跌行情中遇到小涨要卖。\x0d\行情涨了一段时期后,成交量突然破记录,暴增或逐渐萎缩时,大概就是最高峰了!卖出时动作要快,买进时不妨多斟酌。\x0d\如果错了一次买进的良机,就把它忘记,股市上的机会无穷无尽,只要你有足够的耐心且保持镇定,你总能抓住一两次大行情。\x0d\投入股票的金额,不要超过可以承受损失的能力。尤其是对全额交割,更应特别小心。\x0d\以上涨三成作为卖出目标,这是制订投资目标的基准,也是买卖股票方法之一。\x0d\放不过机遇,就躲不过风险。\x0d\股票没有好坏之分,买股票就怕炒来炒去,见异思迁,心猿意马。\x0d\买股票虽然不容易,卖股票也是一门大学问,许多股民很会买股票,却不懂得如何卖股票。事实上,一个真正成功的股民,是懂得在最适当的时机卖出高价。\x0d\最大价下跌,或量大价不跌,如出现在股价大的涨幅之后,应断然出局以保战果,须知股价上涨必须有增量的配合。\x0d\每个已入市的股民,都应该制作一张买卖股票的记录卡,亲自记录自己的买卖操作,可以加深失败的教训,这样才能避开历史的重演。避免重蹈覆辙。\x0d\什么时候买比买什么更重要,选择买的时机比选择买什么股票更重要。\x0d\买进股票之前,先写下五条支持你投资这家公司的理由,并随时检查,如果发现其中有三条理由已不存在,就应立刻卖出股票。\x0d\遇到亏损时应立刻了结,遇到赚钱时不要急于出手,但也不可贪图到最后的最高价位。\x0d\投资股票千万不要追价买卖。\x0d\看大方向赚大钱,看小方向赚小钱。\x0d\买卖股票是为了盈利,但要学会将盈亏置之度外。\x0d\股市由低谷反弹时,前三天仍为不稳定期,要看以后一周的走势,才是决定股市是否远离谷底的关键时刻。\x0d\唯有休息才能保障即得之利益,唯有休息才能养足精神,争取下一回合的胜利。\x0d\忙于工作的股民,不妨选择定量定时投资法。\x0d\可由"买少量、买多样"来体验股票赚钱之道。\x0d\市场往东,你最好不要往西,喜欢和市场做对的人没有好下场。\x0d\不在大涨之后买进,不在大跌之后卖出。\x0d\黑马股可遇不可求,投资胜票仍应以踏实为主。\x0d\不要因为一个升降单位而贻误时机。\x0d\申购新股票要慎重选择,股民吃亏上当的事已屡见不鲜。\x0d\投资人,为成功的投机;而投机人,乃失败的投资。\x0d\若要在不安定中寻找安定,买进股票最好不要超过3~5种。\x0d\买进一流大公司的股票,乃是正确的,但应注意其未来的发展性。\x0d\会做股票的人,一年只做少数几次就够了;赚了钱而舍不得离开的人,终究会亏了老本。\x0d\股市里买进机会多,卖出机会少。\x0d\对投资者而言,能利用较短的中期趋势,要比做长期趋势所得更多。\x0d\不在成交大增之后买进,不在成交量大减之后卖出。真正适合炒股的人,通常都具备四种特质:对数字变化敏感、善作形势分析、决策果敢、勤奋。一、对数字变化敏感 对数字变化敏感,其实就是指敏锐性强。股价的变动是以数字形式展现的,如果一个人只对方块字有好感且敏感,却对数字变化迟钝而不知觉(绝大多数文科或文字工作者就是如此),那么其极难分辨股价变动概况,也难以判断股价后续的发展态势。至少,从技术面上看,对数字变化不敏感,要抓取数字变化规律是不可能的,即使刻苦努力,也须花费好大一番功夫,且成果并不会太理想。 二、善作形势分析 股价变化趋势其实间接反映了基层面形势。如果你关注过股市行情分析,你肯定会发现,大多数行情分析文章都会事先分析当前国际经济数据、政治局势亦或是市场情绪等非技术面因素,然后再判断股价可能的走势。 所以,你也会发现,喜欢炒股或者善于炒股的人,几乎每天都需要看报纸。其实他们并不是简单的看报而已,而是看当前政治或股票对应企业当前发生了什么负面或利好信息,以在企业运营出现危机及时抛售盈利股票。 三、决策果敢 炒股者必须要对数字变化够敏感、善作形势分析,在此基础上,瞄准盈利契机,果断入市,趁涨停之前获取一定盈利。果断不等于武断,投资者千万不可一看到股票涨了就买了,一跌就买。尽量看看股票的走势,判断技术面与基本面情况。四、勤奋 炒股没有捷径,只有不断的努力学习才能在股市中生存。学习炒股最好的方法是从看书开始,先从书中学习些理论知识,对股票中一些常识要有所理解才行,目前炒股的书籍很多很杂,但作为新手没必要看太多,要不也是难以消化,还会越搞越乱。可参阅一些实用较强的书籍就行,比如国内股市经典入门图书:《股市操练大全》;股市西方形态学经典:《股市趋势技术分析》;股市东方K线经典图书:《日本蜡烛图技术》等。等基础学好了之后,然后用个模拟炒股进行模拟买卖,复盘进行分析练习,包括基本面和技术面,先从中模拟中总结些实际经验。目前牛股宝模拟炒股,感觉还不错,平时多看看,很快就能明白的,先可以用模拟盘练习一段时间,如果觉得自己技术还是不能达到稳定盈利,可以跟着里面的牛人们一起跟单炒股,这样也要稳妥得多。愿可帮助到您,祝投资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