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实时汇率

1 美元(USD)=

7.2476 人民币(CNY)

反向汇率:1 CNY = 0.1380 USD   更新时间:2024-11-22 08:02:31

原始股,其实是企业还在股份有限公司设立时向社会公开募集的股份。企业如果在新三板上市后进行定增,定价会是市盈率的35~55倍,投资者不仅能够通过在新三板的投资赚钱,如果新三板转板, 利润则更为丰厚。购买了新三板股权,就相当于是原始股东,哪怕公司没上市,也是有分红可以拿的,新三板的原始股每年有8%股息+分红,亏肯定是不好亏的。而且投资新三板,买的都是优先股,即使公司倒闭了,也可以全身而退。不会像股票,套牢,割肉各种亏损!如果企业已经开始准备上新三板,它的原始股一般不会再对外进行发售,只会针对内部高管、核心员工等 发售,另外会对风投、私募或者特定对象来融资。既然个人投资者很难买到新三板企业的原始股,更多地要依托专业的机构,就要选择从事这方面业务时间长、业务量多的机构,这样才更有保障。进了股市的人,为什么大部分人最后都离不开了呢?借口,炒股赚钱亏钱是正常的,现在在股市炒股的有人百分之五十多是有亏损的?去酒吧消遣是放松心情,适当就可以了,可以试试红三兵股票预警软件,连续两周多是涨的,可以关注下,免费软件下载体验的。有哪些常见的理财骗局?一般进入股市的人都是奔着股市能赚钱,往往在牛市的时候,伴随着亲朋好友在股市躺赢以及媒体大肆报道市场的赚钱效应之后,进入股市的韭菜会集聚增多。而且随着新股民在牛市期间轻松赚钱,就逐渐会有点飘,就会慢慢就得股市是自己的提款机,但是几年过后,才发现炒股最大的目标是回本,大多数股市投资者都应了那句:股市虐我千百遍,我待股市如初恋。 之所以进了股市的人,最后大部分的人最后都离不开了呢?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参与股市的投资者都很清楚,股市就好比电子鸦片,一旦置身其中,想要在抽身是很难的,要知道股市的涨跌带来的财富效应是很多人难以拒绝的,尤其很多投资者进入股市往往是在牛市阶段进入的,也就是说进入之后很轻松的就赚钱了,而这个赚钱的记忆会让自己印象深刻,而且这个钱来的比工作要快得多,即便后期亏损了,这些投资者也认为行情配合或者自己技术进步的话,还是能够赚回来的。所以就一直留在股市当中。 第二,a股向来有牛熊转换,即便在牛市顶端买入被深套了,很多投资者依然坚信牛市来了,个股应该会解套,甚至还有赚钱的机会,也正是因为a股存在牛熊周期,所以才给了众多投资者较大的期望,所以才导致众多投资者不愿离开这个市场,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看到一些投资者即便被深套依旧不选择离开这个市场,甚至负债炒股的人也一大把,可见股市的魅力是巨大的。 最后,身边的朋友为了面子,往往报喜不报忧,一般只道自己股市赚钱的案例,而对于自己亏损的例子绝口不提,这种现象也容易误导一些在市场亏损的投资者对股市继续抱有希望。再加上媒体时不时的会报道一些股市财富神话的股市,比如赵老哥八年一万倍、章建平从5元炒到20亿等等,也导致很多投资者相信股市也能让自己实现财富自由,所以最终选择继续留在股市。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接触过股市,那最好这辈子别碰它,它会给你带来无尽的烦恼。而一旦进了股市的人,往往多数人都不愿意离开股市,甚至即使亏了很多钱,还继续沉迷这个市场,始终不愿离开。为啥说进了股市的人,都不愿意离开呢?第二阶段:股市完成了构筑中长期顶部,开始出现了下跌,甚至大跌,就像今年4月底到现在的情况一样,股民这个时候账面上由原来的浮盈开始转为浮亏或微盈,不过,这个时候大家都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就是,每一次牛市大跌都是抄底的机会。此时,绝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出局,甚至还要拿钱来抄牛市大底,结果越抄越亏。任何在牛市结束下跌中途抄底的资金都会被套在了高位之上。第三阶段,随着股市进一步深跌,很多人都看出了,之前牛市已经结束,现在已经进入到熊市下跌调整期了。但此时,股市已经跌去了30%至50%以上,于是市场又传出声音,股市已经跌了这么多,下跌的空间已经不大,更何况,中国股民只要一直持有股票到底,最多是只输时间,不会输本钱。于是,很多被套在高位的人,也只好被迫接受目前股市下跌,账户亏损这种现状,等待下一轮牛市。第四阶段,股市最后进入到熊市大底的区域,此时股市天天下跌,每次出现反弹过后,股市又要大跌,并且创出 历史 新低。此时,多数股民亏损已经达到七成以上,而且新闻媒体都充斥着利空的消息,更有市场分析人士由原来的死多头,变成了空头。此时,股民感到绝望,他们表示:只要让我少亏点钱,或者把本钱还给我,我从此远离股市,再也不玩股票了。随后,股民们就趁着熊市底部的一波反弹,就割肉出局。而这一割肉,往往都割在了熊转牛的黎明之前。第五阶段,股市由熊转牛后,刚开始趋势不太明显,多数股民还以为自己仍在熊市当中,所以很多人开始做起了短线投机,在短线博弈中也是有输有赢,赢少亏多。忽然有一天,股市开始发力上涨,就把那些做短线的股票抛在了身后,此时,股民也忘记了之前的亏损,有的在股市中做起了短线,有的暂别股市,等到新一轮牛市接近尾声,有了赚钱效应时再进场接盘。在A股市场很少有出现过闭着眼睛就能赚钱的时候,如果有那就是牛市的后期了,此时恰是广大新股民入市的时候,刚开始还有不错收益,越抄股票到后头,越是亏损惨重,到最后不是股民离不开股市,而是因为前期亏得太惨,总要把本金赢回一点再离开股市吧,就这样循环往复,股市伴随着股民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因为上瘾了! 股市就是有这个魔力。一旦进了股市的人,基本上是很难离开了。即使短时间内会因为亏惨了,剁手了,销户了,离开这个股市。但是,当行情一来的时候,还是回来了。我胡汉三又回来了。股市有钱赚啊,赶紧往里面冲啊,不然来不及了。 进了股市的人,很少人有人会真正地离开股市的,股市有种东西叫股瘾。这种瘾和其他的瘾是一样的,比如烟瘾,想戒都戒不掉。亏损了,总想着要赚回来。在别的生意赚回来的不算,一定要在股市里面赚回来,就是有这种心理才会导致离不开股市。 而对于一些退休的人来说,手上有些养老金,也不知道如何打发日子,就会不自觉地买点股票。买股票之后才有那种恐惧和贪婪的感觉。才觉得有事做。否则会觉得空虚啊。 还有的职业投资者已经是一种股痴,就是以股票为生的人。我遇到一个老人,是A股第一代操盘手,起起伏伏很多年,现在已经超过60岁了。还天天在操盘。问他为什么,他说一天不操盘心理就不舒服。不为别的,就是为了操作而操作。而不是为了赚钱。相信大部分人也有这样的感受。 其实,对于大部分想在股票上赚点钱的人来说,最好还是以价值投资为主。尽量减少操作。不要追涨杀跌。最好也不要看盘了。只有不看盘,或是买点基金,手中有股,心中无股,才是炒股的最好方式。亏钱了,就走了。 这个问题问的比较好,进入到股市中的人,不是大部分离不开股市,是基本所有人都离不开股市,凡是离开股市的人都是一个原因:本金亏光,被强迫淘汰出局。那么为什么股市有这么大的魅力呢? 原因也非常简单,股市能够满足人性的所有需求。虽然很多人对股市抱以成见,并且在股市中绝大多数人都是亏钱的,但实话实说,股市确实让很多人改变了命运,实现了财富自由,有很多人通过股市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和生存状态,这是其他投资渠道所没有的功能,这一个最核心的功能像磁石一样吸引着亿万股民,从而就有了股市虐我千百遍,我待股市如初恋的豪言壮语。 同时股市又是最大的博弈场,交织着各种智慧和小聪明,展示着人性中的各个方面,恐惧、贪婪、期望、失望、倔强、耐心、等待等等,能够满足你最大的好奇心和占有欲,能让你感受到世界上最刺激的 游戏 玩法,这种 游戏 的玩法让所有人欲罢不能,所以凡是接触到股市中的人,除非是被 游戏 规则所淘汰,或者已经没有资格再玩下去,否则都不会离开股票市场,这是一种命运,也是一种选择。 进了股市的人,为什么大部分人最后都离不开了呢?笼统点的说就是养成了习惯、成瘾了。赚钱的瘾 亏钱的瘾 亏钱之后与其说是对股市成瘾,不如说是有很多的无奈,而且很多因为炒股亏钱了最后离不开这个可能才是题中说到的大多数。 在亏钱之后人都有会心有不甘,从开始认为的亏钱只是暂时的,抓到一只好点的股票可能就回来了,到能够翻个本就退了,最后要么因为翻不了本越走越深、要么因为贪念或者赚钱的瘾导致翻本了又搭进去。总之,做任何事情都会有类似的情况,有的因为能赚钱或者得到某种回报一直在坚持、也有咬牙坚持的,重点还是在于这种坚持的心态,做什么其实没有本质的对错,年轻人很多创业也上瘾的,也不是最后都成功了。 其实股市是什么?让我说我们的股市就是赌场。在2001的时候,有一个叫吴敬琏的人也说起,他说A股连赌场都不如。我是1996年开户的一个普普通通股民,我对股市的理解就是 股市是赌场,就像打麻将吧,四个人一桌,一个是国家队,一个是基金或券商机构,第三个是有实力的私募基金,第四个人是我们散户,人家国家队没事可以起来看看这个再看看那三个人的底牌,基金或券商机构们也可以左顾右盼看看第三个人私募基金的牌和我们小散户的底牌,第三位私募基金靠着一点点实力,也时不时的斜着眼睛看看我们的散户的底牌。 股市的人都觉得自己是市场中最聪明的人,都自信的认为自己哪怕买的价格高了也会有更傻的人去接盘,这就是所说的博傻吧。 在股市里总免不了有一些想挣快钱的人,这些人喜欢追涨杀跌,甚至还有的人会透资或借钱炒股。 22年的炒股过程,我认为股市是一个反人性的地方,在这里任何人都会表现出人类人性的两大特点:贪婪与恐惧。另外,我想说炒股比的不是人技术,因为技术图形都是人为做出来的,炒股,我认为比的是一个人的心态,一个人的定力。最后我要说的是千万不要相信什么所谓的价值投资,对于中国,价值投资在A股这个市场不好使。在这个赌场里,我从一开始炒股就鄙视与放弃媒体或专家所说的“价值投资”,我的钱,我做主。我只相信自己,《估值投资》才是完全正确的投资道路。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赔钱只是早晚时间的事,也会有人不甘心赔了钱,想再捞回来的想法也会叫这帮人不甘心离开这个证券市场。 放马一博,但万不可把你养老金,救命钱,孩子教育金等急钱投在这个市场,开心投资,也得给自己留有后路。。。 不知不觉,我进入股市已有十多年了,已从年轻小伙子变成了油腻“大叔”,却从未想过说要离开股市,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吧: 一、在股市中付出了太多的时间和心血: “想让一个人死心塌地的爱你,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他不停地付出,付出越多越无法割舍”在股市亦是如此,因为自己在这上面付出了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再去做别的就意味着之前的付出都是白费,所以,很多人尽管是亏损连连,却依然在股市中坚守,这是在“感情”上的套牢,你已经离不开它了! 二、股市中充满着各种机会与诱惑: 股市中每天都有涨停和跌停的股票,每天都充满着机会与陷阱,这是其他任何行业都无法比拟的;股市的每一天都是新鲜的,每一天都上演着不同的剧情,而其他行业很多都是十年如一日,毫无新鲜感和想象的空间,所以,很多人都对股市很痴迷,股市就像一个会“365变”的美女,让你欲罢不能! 三、股市是参透人性的圣经: 股市就像一本书,既可以越看越厚,也可以越看越薄,同样的市场,不同的人却有不同的理解,这就是股市的魅力所在,股市是参透人性的速成课堂,在这里,一切人性的弱点都会被无限放大,你要想在这个市场活得更久,需要“谨言慎行、如履薄冰”的纪律性 读懂了股市,你也就读懂了人性!想要明白这个原因很简单,梳理一下进入股票人的心态和情况就行了! 第一阶段:吸引 进入股票的大部分散户第一步都是因为被市场的赚钱效应给吸引了,才会“看上”股市,并且进入股市的!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的散户进入股市的周期都是一轮大级别行情的后期,甚至是一轮大级别牛市的后期。 因为在这个后期的行情里,大家进入股市都是盈利,甚至大赚的,那么自然不愿意离开股市,谁又能拒绝一个“到处捡钱的市场呢?” 第二阶段:陷阱 而当大部分的散户进入来股市之后,A股也逐步进入了一个牛市结束,熊市开始的阶段!于是A股会散发出各种各样的天大利好,来吸引散户接盘,这都是机构和主力的“功劳”! 而在行情的末升段里,就象流水席一样,任你吃喝,来者不拒,但一刹那间,大门关上,一举成擒,被逮住的人,要把前面吃喝的人所欠的账全部还清! 所以在这个这个牛转熊的阶段里,大家会以为是又一次赚大钱的机会,从而开始纷纷“砸锅卖铁的买入”!试问,当所有人都觉得是机会的时候,还是真的机会吗?但是大家却一定认为是机会,这就是股市的陷阱,让你不愿离开的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套牢 在这个阶段里,往往已经说明了A股进入了熊市下跌周期,这个下跌是仅仅是有弱小的反弹,大部分的时间处于暴跌,慢跌,阴跌的过程之中。而大部分的散户也会在这个周期里套牢严重,亏损幅度大幅提高,从而不敢割肉!甚至大部分的散户报着“只要可以坚定持有,总有一天可以以时间换空间”的策略!更有人认为,只要没有割肉,那么亏损的就不是钱,只是数字! 所以说,在这个阶段里,大部分的散户是严重被套,没办法离开股市的!而大家的口头禅也会变为“回本后就再也不玩了!” 第四阶段:逃离 当熊市结束,A股就会进入一个熊转牛的周期,而大部分的个股也会开始止跌,不在创出新低!甚至许多个股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涨,散户开始陆续减少亏损,甚至回本!这个时候,其实也就是主力和机构开始震荡洗盘,割韭菜的周期!可惜大部分的散户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熊市之后,已经形成了一种“熊市思维”!认为上涨只是反弹,下跌才是趋势! 所以,在慢慢的震荡洗盘过程之中,一个个变为了韭菜,陆续丢失了底部的筹码,甚至有些人认为是一种解脱,终于可以离开股市了!这也是唯一一个阶段,散户会离开股市的周期! 第五阶段:循环 而当熊转牛,牛市的初期结束!当主力和机构的震荡,洗盘,割韭菜完成! A股就会进入一个大级别的牛市行情,而在这个行情里,绝大部分的个股都会上涨,甚至涨幅惊人!大家从消息面得到的都是清一色的利好,看到的都是周围一片的赚钱效应! 于是再次出现了吸引散会回归市场,甚至进入市场赚钱的一个趋势!而许多前期离开的散户,也会因为这个赚钱效应,再次回到A股,想要捞一票,甚至想要挽回前期的损失! 最后,大家再次进入了一个新的周期,开始新一轮的牛熊转变! 总结 当你了解了一个股市的规律,一个散户的周期逻辑和情绪,你就明白进了股市的人,为什么大部分人最后都离不开了。其实就是一个人性的使然,牛市里贪婪,想要赚钱,熊市里恐惧,不敢接受亏损的事实! 要知道,股市是有规律的,牛市吹泡泡,熊市挤泡泡;泡泡迟早会被吹破,泡沫终究也会挤干净,周而复始。 但无论市场如何认准自己确定能赚钱的股票,坚定地持有它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一只股票大涨的时间可能只有10%,而剩下的90%日子里不是在调整就是在下跌。如果你在那90%的时间里都持有这只股票,但却在最后那10%到来前因为受不了'漫长煎熬'卖出了,那只能是一种悲哀。可惜大部分的散户都是颠倒着这个周期逻辑做的 赚了还想赚,亏了要板本。喂~小莉呀~~~,广告中说这个话的那个男人叫什么总结了4点常见理财骗局,建议花3分钟看完收藏,最后一个骗局关乎你的家人!受7月初股市大涨的影响,很多之前学过我们课程的小伙伴都收获了不错的收益,一些新报名的学员也在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同时一些不法分子开始利用股市热度进行诈骗,虽然都是旧瓶装新药,但也总有小白会上套。来一起看看。一、荐股骗局存在电话、贴吧、“私人”微信群等等地点,对方声称自己有内部消息,可以保证投资稳赚不赔,并推荐几只股票,告诉大家“自己赚就好,不要告诉别人”。其实这种荐股骗局很简单,“股神”通过一些渠道拿到投资者的手机号等****,然后给这些人推送不同的股票,这些股票中有的会涨,有的会跌。如果涨了,说明“股神”预测对了,就继续给该投资者推送其他的股票。如果推送的股票跌了,预测错了,就不再跟进。之后反复推荐,直到筛选出几次都对的投资者,然后对他们进行重点“照顾”,让他们缴纳会员费或购买付费软件。其实说到底,这种骗局就是一个简单的概率问题。比如猜中的概率是50%,找5000个人,第一轮剩下2500个,第二轮剩下1250个,第三轮剩下625个,连续3轮猜中很多人就信了…所以,小淼建议大家还是要自己学理财知识,掌握投资股票的方法、技巧,不让这类“大师”、“股神”有可乘之机。二、场外配资骗局我们在牛市时,是不是有过这样的想法:看好某只股票,感觉接下来一定会涨,但账户里只有1万块,就算当天涨停,也只有大概1000元的收益,感觉不过瘾。要是能有10倍的资金该多好啊,这样一个涨停,本金就可以翻倍。而配资公司就是帮你实现这个想法的人。简单来说,配资就是借钱炒股,配资公司在投资者原有本金的基础上,按照一定比例提供资金,让你用原来10倍、20倍、30倍的资金去投资。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以为配资公司是天使?太天真了,它们是真正的恶魔!首先,天上没有掉馅饼的好事儿,配资公司也不是白借钱给你的,他们要收取高额的利息,每月大概是3%-5%(年利率36%以上),你想想自己的年收益率有这么高吗?而且很多配资公司做的是虚拟平台,需要在他们提供的账户上操作。但是里面的行情走势,配置的资金都是假的,完全由配资公司操控。无论你如何分析、操作都是白费力气,到最后不光本金亏没了,还要背负一身高利贷。所以大家在投资时,千万不要配资,咱们微淼商学院一直以来也不建议加杠杆、借钱投资。三、机构建仓骗局投资过股票的小伙伴对“庄家”这个词一定不会陌生。“庄家”专指那些持有大量资金,可以影响股票价格走势的投资者。他们一般先低价买入某只股票,然后通过资金运作,让股票上涨,吸引散户接盘,之后再卖出获利。他们是股市中锋利的镰刀,收割了一茬又一茬的“韭菜”,所以很多人也幻想着成为“庄家”或跟“庄家”一起“割韭菜”。一些不法分子正是看中了这些投资者的投机心理,精心设置了机构建仓骗局。具体的做法是以基金公司或金融机构的名义给客户打电话,称自己公司想要炒作几只股票,需要大家集资,把股票价格拉升起来,等炒作成功后再把之前买进的卖出,与客户分享高收益。如果你自己不懂投资,又抱有投机心理,听到这些话会不会心动呢?一旦你心动,把钱打入对方账户,就意味着被骗,就意味着血本无归!大家记住:机构操纵股价是违法的。如果有对话录音,可以上报给证监会,对正规的金融机构来说,后果是极其严重的,没有正规机构会冒这样的风险。所以大家不要相信那些来路不明、承诺短期高收益的骗子机构,募集资金“炒作”股票更是违法行为。四、P2P骗局P2P大家都很熟悉,这种骗局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已经免疫了,毕竟暴雷的消息层出不穷,大家早就不相信了。结果没想到这段时间又死灰复燃了,甚至还上了315晚会。原来,随着监管的愈发严格,这些 P2P 公司开始“下沉”,盯上了小镇居民,也就是我们的“老家亲戚”。这些老人根本不了解什么是P2P,以为是新兴的理财存款,再加上周围的朋友都购买了,也跟风投了钱。而且老一辈的情感关系往往比我们这代人更加紧密,他们会认为这是“大家一起赚钱的好事”,往往会推荐给其他亲戚,造成更大的损失。但实际上,这些都是 P2P 公司的套路。在过往的 P2P 骗局中,因为周围亲朋好友推荐而上当的是最多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提醒家里的长辈们,别以为熟人推荐的理财产品都是好的,如果不需要任何的知识储备和分析判断,一上来就说收益率超过 8% 就很危险,如果超过 10% 就要做好损失全部本金的准备,千万不能信!总之,无论市场上的骗局如何变化,他们利用的永远都是部分投资者的投机心理、暴富心理,只要我们不投机,脚踏实地坚持价值投资,这些骗局就如过眼烟云。“任他八面来风,我自岿然不动。”另外,为了避免亲人朋友受骗,建议点赞收藏,把这篇文章转发给他们,提前打个预防针!  是许晓力!  许晓力何许人也?他是娱乐圈一颗特殊的星,他从未在影视剧中露过脸,他的大名也鲜为人知,但那句“喂……小莉呀?”的台词和那个提着裤子从厕所中跑出接电话的镜头,绝对是家喻户晓。一副夸张、滑稽、又有点儿油头滑脑的面部特写表情成了许晓力的招牌,通过一套无绳电话广告亮相的许晓力,现在成了广告界的宠儿,频频在各大电视台露脸,也使他的“生平事迹”开始引人注目起来。  拨通许晓力的电话,照例先听到一声“喂?”却完全不似“小莉呀……”时的夸张,原来,广告中许晓力的一嘴广东普通话是配音。虽然许晓力现在是广告明星,夸张、滑稽的微笑表情让他演绎得栩栩如生,但许晓力却从未受过任何影视训练。他是珠影厂世家出身,父母从事美术相关工作,中学毕业后,许晓力自学美术,开始了珠影厂美工生涯,为一些剧组和广告公司担任美术工作。生活里,许晓力是一个中规中矩的人,用他自己的话说是“非常斯文”,完全没有荧屏上的滑稽相,也没有朋友对他的长相品头论足。那么,这位生活里没什么滑稽表现的人是怎么让导演看中出演幽默广告的搞笑男一号的呢?  谈起许晓力的入行经历,本以为会听到一个简单有趣的故事,却没成想绕来绕去谈了半个小时,听的人讲的人都是一头雾水。原来许晓力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特长,这种国内鲜有的“幽默广告”大家也没什么经验,只是处于摸索、碰撞阶段,导演选他也恰巧是碰对了而已。一开始,许晓力觉得自己入选是“因为我平时的形象很斯文,符合广告人物白领单身汉的角色定位。”不过,当记者指出无绳电话广告人物的特点是滑稽,跟斯文矛盾时,许晓力也开始认真思考起来。原来,他在做美工期间认识了很多广告界人士,当导演为找不到合适的广告男一号发愁时,一位朋友一拍脑门,想起了他这号人物。让这位朋友灵机一动的是许晓力的第一个广告,只在广东播放过的一个啤酒广告,“这个啤酒广告比无绳电话还怪,是讲几个不同阶层的男人喝啤酒时的样子和状态的,我的镜头不多,但是特别前卫,是一张金鱼缸后微笑的脸。现在想想,经过鱼缸变形后的微笑肯定有点古怪、滑稽。”就是这张经过金鱼缸变形后怪异夸张的脸,为许晓力打开了金光闪闪的广告明星之门。  虽然是非专业演员,没受过什么训练,但许晓力在广告中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这些上佳表现一部分源于他的天赋,一部分是因为他“傻大胆”,一切都豁出去了,怎么夸张怎么演。对于广告的成功,许晓力很谦虚地归结于容易,“广告只有几个镜头,作出一副夸张、滑稽的表情并不难。”经过传奇似的蹿红,成名后的许晓力虽然广告约不断,但他并没有飘飘然,“真正的演戏是非常不容易的,我的荧屏形象是被广告商人定型的,我也不想整天拍同类广告让大家生厌。前段时间我出演了《生活在别处》的男配角,一个完整的角色,我觉得自己演得不太好,功力不够。所以目前不打算使劲往舞台、影视里钻,往后的路要好好规划规划再定。”  ===================================================================  很多人都会对以下的电视镜头记忆犹新:一位打扮得光光鲜鲜的“眼镜仔”,手持鲜花、满心欢喜地准备去同女友约会。这时,电话铃骤响,男子拿起话筒一听,表情骤变声音不耐烦地拖长:“小妹——”片刻,电话铃又响,相同的动作相同的语气:“老妈——”……当电话铃再响起时,失望的他干脆直接把电话往空中一抛,可就在这一瞬间,他从来电显示上看到了女友的电话号码,急忙一个飞跃接住了即将落地的话筒……喧闹戛然而止,心花怒放的男子满脸讨好地说:“喂,小莉吗?”  片中男子的这张面孔我们早已不陌生,从最早的“股票又升了”到“我被锁在门外了”再到“喂,小莉吗”  再到现在正在中央台热播的两面针香皂“妈妈还说什么啦”,经由这些广告片,我们对这张好玩的脸已经熟悉到了会心的程度,其中的广告语甚至已成了我们生活中的流行语。  可是,你知道演绎这些广告的演员是何许人吗?他叫许晓力,一位原来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缘于鲜明独特的“广告个性”和一个个滑稽诙谐的广告形象,昔日默默无闻的他,如今已成为一位家喻户晓的“广告明星”。  其实,许晓力并非专业演员出身,3年前的他,是珠江**制片厂的一名美工。  荧屏上的那个不是我  相信所有人在见到许晓力之前,都会以为他是这么一个人:一位身材矮小的广东人,言谈举止特逗。可一旦有一天你接触到他,才会发现,这些所谓的“特性”原本不属于他。  今年32岁的许晓力是一位身高1.76米的帅哥,他的父亲是广东人,母亲是北方人,从小在珠江**制片厂长大的他讲着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许多人之所以“看低”许晓力,把他同“广州小男人”划上等号,追根溯源,“罪魁祸首”在于广告导演。为了追求一种视觉上的滑稽效果,从拍第一个广告起,他们皆以广角俯拍方式刻意“丑化”或夸张地表现片中的许晓力,并找人为广告片中的许晓力配上“广味普通话”。  同时,与广告中那令人忍俊不禁的“喜剧性格”相差甚远的是,生活中的许晓力特别内向,用他自己的话说,“不仅内向,还特别不善言辞和交际”。  许晓力说他的性格可能跟小时候的成长环境有关。兄妹四人中,他是老幺,最小的哥哥都比他大16岁。9岁那年,许晓力的父亲不幸因病去世,由于母亲要经常出差在外,他跟着姐姐生活。“姐夫姐姐从此扮演起我父母的角色,由于相互间年龄相差悬殊,我与哥哥姐姐之间很少有正常意义上的兄弟、姐弟交流。实际上,他们给我的感觉不是哥哥姐姐,而是长辈,什么都得听他们的。”  因此,小时候的许晓力一直是个乖孩子。“在一群孩子里边,我绝对不是领导者,而是跟从者和被欺负者。”他从未跟同学打过架,“如果我背着书包在街上走,一个小朋友跑过来在我头上打一巴掌,我绝对不会反抗,会若无其事地继续走。”  不过,表面平静的背后是压抑和某种意义上的“叛逆”。有一次,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许晓力途经一建筑工地,不知怎的,工地上的一堆瓦片成了他的出气桶,三下五去二,他将其统统砸了个稀巴烂……那时的他背地里也干了不少诸如此类的坏事。  为了吸引别人对自己的注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都一直穿着一件“觉得特别帅”的红蓝相间的格子衣服……这成了性格内向的许晓力有生以来第一次别出心裁的“表演”。  要的就是这个“小人物”  在成为“广告演员”之前,许晓力一直是珠江**制片厂的美工。从1991年起,他先后参与了《情满珠江》、《烈火金刚》等影视剧的拍摄,任助理美工。1997年,他走进**《安居》剧组,首次担任独立美工。此片后来不仅获得当年的政府华表奖,还先后荣获金鸡、百花最佳故事片奖,许晓力由此崭露头角。  拍广告对许晓力来说纯属偶然。1996年底,一位年轻导演接拍某无绳电话广告片,他决定将类似于香港影视剧中的“无喱头”这一形式引入其创作理念当中,以诙谐、滑稽取代当时广告界较为普遍的“王婆卖瓜”式的自我粉饰,通过张扬小人物的鲜明个性而不是俊男美女的优雅潇洒,来加深人们对企业品牌的印象。  厂家和创作人员都希望找一个新面孔来演绎这一广告角色,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接触了许多模特经纪公司推荐的演员,都不合适。正当导演一筹莫展、在那儿发愣之际,曾经与他有过多次合作的许晓力突然走进他的脑海。他认为,许晓力身上有一种让人忍俊不禁的“喜剧效果”,他当即决定,让其试一试。  许晓力见过无以数计的拍摄场面,加上他根本没把“上镜头”当成一回事,以为只不过是玩玩而已,因此,心中没有丝毫负担,表演起来也相当轻松自如。按照导演的要求和口令,他一次次蹲到马桶上,再一次次跌跌撞撞地扑向电话机,呼呼啦啦摔倒,最后来一句“股市又升了耶”。拍完了,他拍拍屁股走人。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这则在今天看来尚有诸多不足之处的广告,经大面积尤其是在中央电视台投放后,在全国引起较大影响,许晓力由此开始为人们关注。  继此次无心“触电”后,许晓力受到许多客户的青睐和信赖,已先后拍摄了步步高无绳电话广告系列、雅士利豆奶、名人掌上电脑、两面针香皂等10多个影响较大的广告。  公认的“小莉”男朋友  所谓广告,简而言之就是宣传物通过媒体连续不断地投放,让观众对某一品牌产生共鸣,留下深刻印象。就这一点而言,“许晓力广告”可以说达到了目的。  “许晓力广告”走的不是靠自吹自擂、涂脂抹粉以提高企业品牌的路子,而是通过一个个令人忍俊不禁的“情景喜剧”式故事引人入胜。说白了,就是好玩,让人容易记得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许晓力所拍广告的另一个最大的特点是,通过小人物,而不是高大伟岸的俊男或窈窕精致的美女来打动人心。相对于那些完美的形象,广告中的小人物极具人情味,贴近生活现实,更容易被大家接受。  但伴随着成功与荣誉而来的,也有烦恼和困扰。  成为“广告名人”的许晓力不止一次在街头或商场里被人认出来,有的人围上来向他索要签名,但更多的人只是觉得他面熟,老盯着他看,之后对他指指点点,窃窃私语…  …令性格内向的许晓力相当尴尬。  许晓力开始害怕上街或逛商场,如果外出,一般会戴隐形眼镜,企图少付镜架而让人认不出。可这么做也不顶用。2001年底,他因事到北京出差,刚在飞机上坐下,一位空姐就将他认了出来:“这位先生,你是不是那位拍无绳电话广告的演员?”许晓力连连否认。但空姐不依不饶,认准了他就是“小莉的男朋友”,并向他索要签名,他顿时成了全机关注的“焦点人物”。  其实,对于成功,许晓力一直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纯粹是把角色当成一个笑料去表现,我有时会婉言谢绝。我这么做绝对不是有了一点点小名气就在那里摆谱,不管对我还是对广告本身来说,都应该不断创新。”  我还能演汪精卫呐  几年来,许晓力着实拍了不少广告,但他自言并不十分热爱这一行:“拍广告只是一种生存手段,不能带给我很大的满足。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觉得这一行挺让人失望的,虽然这一行也充满了挑战和机遇,并且现在的广告同十几年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同国外优秀的广告相比,内地广告市场还有许多不规范和不完善的地方,很多创意很难实现。这跟很多因素有关,比如国家的广告政策,企业对广告的认识,观众对广告的理解能力等等。”  许晓力着重谈了企业对广告的认识这一层面。他认为,包括时下一些正在高频率播出的广告,其实没有什么创意。为什么会出现这一局面呢?是没有广告人才吗?不是!在中国,能想出好点子的广告人才有大把。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一些企业在利用广告推销产品时,没有摆脱旧的思维模式,要么认为广告就是大声吼,诸如世界名牌,获得什么什么认证;要么就是明星美人,通过他们大赞该品牌如何如何好,动不动就是“我选择”、“我信赖”……用最直接的方式强调产品的功能和新潮。这种急功近利式的广告,留给广告人发挥的空间很小,无形中限制了他们的创造力,也难以给观众和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  许晓力觉得,无论从创作人员水平、技术手段还是其他方面来看,广州广告界在全国都是一流的。但若论创意,上海的同行也许做得最好。“广州的广告公司多如牛毛,竞争相当激烈,这是一件好事,但低价位竞争有时也影响到广告的品质。”  目前一边干美工、一边拍广告的许晓力曾计划向影视圈发展。“如果有一个合适的角色让我去演,我会尽力去把握。我觉得我比较适合演一些诸如公司职员、工厂技术员或‘五四’青年学生之类的角色,演反派也可以,我甚至觉得我可以演汪精卫。不过,这种事只能是可遇而不可求。”  说起将来,他说打算找个时间去学学**理论或表演,还想弥补一下外语方面的不足。  看来,许晓力对未来可谓成竹在胸,他没有把自己只定位成一个“拍广告的”。  ====================================================================  广告明星许晓力与一位靓丽名模的浪漫爱情  很多人可能会记得这么一组电视镜头:一位经过精心打扮的“眼镜仔”,手持鲜花、满心欢喜地准备去同女友约会。这时,电话铃骤响,男子以为是心上人打来的,急不可耐地扑向电话,可拿起一听,原来是找妹妹的;片刻,电话铃又响,却又是找母亲的……这可把心急如焚的男子气坏了,当电话铃再响起时,他干脆把电话扔了。可就在这一瞬间,他从来电显示看到了女友的电话号码,急忙跳起来去接……喧闹戛然而止,只听心花怒放的男子满脸讨好地说:“喂,小莉吗”  想必读者已经猜出来了,这是某无绳电话广告中的画面。  可是,你知道演绎这则广告的演员是何许人吗  他叫许晓力,缘于鲜明独特的“广告个性”和一个个滑稽诙谐的广告形象,昔日默默无闻的他,如今已成为一位家喻户晓的“广告明星”。  不知怎样献殷勤的“酷”男孩  与广告中那令人忍俊不禁的“喜剧性格”相差甚远的是,生活中的许晓力不仅不是一个“挺逗”的人,还特别内向,用他自己的话说,“不仅内向,还特别不善言辞和交际。”这使年届而立之年的许晓力仍孑然一身。  1999年夏,许晓力终于遭遇了他生命中的“小莉”:一位青春靓丽的广告女模特!  这位女模特名叫吕洁,1978年出生,一位土生土长的广州人,当时正在广东一所外贸大学读书。这所大学在外人眼里一直是个美女如云的地方,一些广告公司和影视圈里的“星探”经常到该校发掘人才。一天,上完体育课跑着到饭堂打饭的吕洁,忽然被一家广告公司的导演拦住,问她愿不愿意参加一个手机广告的拍摄。在好奇心驱使下,她答应下来。尽管第一次紧张得“说台词如同诗朗诵”一样,拍出来的广告连自己都不敢看,但吕洁还是从此爱上了这一行。身高171米,气质典雅、长得颇像徐静蕾的她,在有幸成为某知名服装品牌的形象代言人后,渐渐在广告模特这个圈子有了名气。  1999年6月,吕洁在接拍一家化妆品广告时,觉得现场一位跑前跑后、忙得不亦乐乎的男子颇为面熟,仔细一想,唉,这不是那位天天在电视上喊“股市又升了耶”和“我被关在门外啦”的广告演员吗!作为同行,她对那则打破传统套路、令观众耳目一新的无绳电话广告及演员的表演印象相当深刻。可这会儿他怎么成了“打杂”的  吕洁哪里知道,许晓力并非专业演员出身,三年前的他,还是珠影厂的一名美工。1997年,由他担任美工的**《安居》,不仅获得了当年的政府华表奖,还先后荣获金鸡、百花最佳故事片奖。  成为广告演员对许晓力来说纯属偶然。1996年底,一位年轻导演接拍了步步高无绳电话广告。厂家和创作人员希望找来一个新面孔来演绎这一广告角色,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接触了许多模特经纪公司推荐的演员,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  正当该导演一筹莫展之际,一天,被聘请来作美术指导的许晓力突然走进他的视线。许晓力身上所散发出来的那种无法言述的“喜剧效果”,让他紧皱的眉头顿时舒展开来。导演提出让许晓力试一试。  许晓力说:“试就试呗。”由于自小在**厂长大,之后又从事影视美工,许晓力见过无数次的拍摄场面,加之他根本没把“上镜头”当成一回事,认为只不过是玩玩而已,因此,心中没有丝毫负担,表演起来也相当轻松自如。按照导演的要求和口令,他一次次蹲到马桶上,再一次次跌跌撞撞地扑向电话机,呼呼啦啦摔倒,最后来一句“股市又升了耶”。拍完了,他拍拍屁股走了。  一天的拍摄工作过去了,许晓力给吕洁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时的他,还留着一头拍无绳电话时剃的那个发型,显得特“另类”。更重要的是,许晓力常常沉默寡言,既不跟别人开玩笑,也不讲“段子”,有时甚至一整天都不说一句话。别人见了漂亮女孩会主动热情,大献殷勤,惟有他从不跟女模特主动讲话。吕洁内心说:“这个人怎么这么‘酷’呀,才拍了几个广告就这么骄傲!”  当然,吕洁可不知道,她真是冤枉了许晓力,他的“酷”决不是故意“扮”出来的,而是性格使然。  不过,吕洁虽然觉得许晓力“高傲”,但心中还是对他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好奇心。后来,两人又合作拍过几次广告,许晓力的艺术才华更让她钦佩不已:“他设计的场景相当出类拔萃,在这方面我特别欣赏他。一个男孩子才华横溢是最有魅力的,比漂亮的外形和花言巧语更能令人折服。”  其实,通过几次合作,许晓力也已注意上了吕洁。吕洁的气质神韵和她在广告拍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表演才能也令他为之心动。从没献过殷勤的他开始主动“关心”起吕洁来。一次,拍完广告之后已是深夜,许晓力决定当一回“护花使者”。可生性内向、不善表达的他不仅缺乏足够的勇气,竟然还不知道到底如何开口才好。他苦思冥想,犹豫不决。结果是:待他好不容易下定决心,并想好该怎么说,再去化妆间寻找吕洁时,才发现人家早已经走了。  性格迥异的恋人爱得情真意切  2000年春节期间,几位北京**学院学生南下广州,与当地几位广告界编导合作拍摄一部实验性短片,名曰《虚幻城市2000》,他们请吕洁出演该片女主角,许晓力担任美工。于是,在合家团圆、万民共度新春佳节的鞭炮声中,一群意欲艺术创新的年轻人却冒着寒气,拿着便携式家用摄像机,每天奔波在广州的大街小巷,有时甚至要选在凌晨左右“出更”。其间,最苦的要算是吕洁,她不但要在大冬天里长时间穿着背心,还要不停地光着脚丫子在街上奔跑,有一天还不小心踩上了碎玻璃……尽管没有什么报酬,但在三天的拍摄中,她始终没有任何怨言。  吕洁的敬业精神和乐观性格令许晓力大为感慨。片子拍出来后,大家对吕洁的表演颇为认同,对片子本身的艺术效果也相当满意。许晓力决定抓紧时机,买件礼物送给吕洁。不过,他送的礼物既不是昂贵的首饰,也并非夹带着浪漫情怀的玫瑰花,更不是吕洁特别喜欢吃的雪糕、甜饼。当他把“礼物”递到吕洁面前时,她既感动,又有几分哭笑不得:原来是几块他自己最喜欢吃的臭豆腐!“他就是这么特别,你与他相处,很难不留下深刻印象。”  分别之后是思念。春节虽然过去了,但春节的美妙感觉却始终无法拂去。那个脚部受伤的广州女孩可好她现在又忙些什么是不是又接拍了什么广告……许晓力发现自己爱上了吕洁。一天傍晚五六点的时候,他终于鼓足勇气拨通了吕洁的电话,告诉她自己刚在白云山拍完一个广告:“我正好路过你们校门口,你有没有时间吃顿饭”要面子的他为自己找了一个借口。  这顿饭,许晓力的话并不多,但显得特别大方,点了一些价格很贵的菜。而性格开朗的吕洁却似乎总有说不完的话。许晓力静静地听着,笑着看着她。吕洁也情不自禁地怦然心动……  2001年初,许晓力决定在广州番禺区买一套房子,远离大都市的喧嚣与浮华,寻找一份属于自己的淡泊与宁静,也为爱寻找一个温馨的停泊港。没有事的时候,不喜应酬的他就一个人呆在家里,上上网,看看碟,听听音乐,他尤其喜欢爵士音乐和蓝调音乐。  相对于许晓力的内向,吕洁则是一个热情奔放、办事爽朗的女孩子,她喜欢挑战和超越自我,只要有锻炼自己的机会或接触到新事物,她都会主动地尽力争取。大学毕业后,她放弃许多知名公司的高薪聘请,当上了演员个体户,投身到自己所喜欢的广告模特和影视表演行业。  两个性格迥然不同的年轻人走在一起,时不时就会撞击出“火花”。比如,许晓力说话慢且中间多有停顿,有时停顿的时间还挺长。这令性格风风火火的吕洁“憋”得难受,她会在许晓力沉默期间插话。每逢此时,许晓力都会发出强烈抗议:“你为什么老是打断我的话!”吕洁也挺委屈:“没有呀,我是等你说完了才说的。”  和别的恋人比起来,他们之间没有花前月下的浪漫,没有甜言蜜语的讨好,即使过情人节,两个人也只是在一起吃顿饭。有时,吕洁忍不住就会在男友面前撒娇:“我要听好听的话。”许晓力实在说不出口,就责怪女友:“你何必在意那些形式上的东西!”  吕洁一气之下,决定逗一逗许晓力。她知道男友喜欢音乐,而且一定要听正版,就故意买来一盘翻版CD,放在许晓力的机器上听。对音乐颇有鉴赏力的许晓力发现后又不好发作,就强忍“悲痛”无奈地说:“你知道吗,我的机器是听不了翻版碟的。”吕洁却在一旁偷笑。有时,她故意制造的一点恶作剧和许晓力的宽容倒给他们平淡的生活增加了不少风景。  其实,许晓力是那种不善言辞却细心体贴的人。有一次,湖南一家颇为欣赏许晓力演技和广告风格的企业,专门为他度身定做了一个广告文案,由其饰演当中的丈夫。许晓力答应下来后,客户开始为他物色“老婆”。他们在一大堆广告模特里挑来挑去,最后定的那位,竟然是吕洁。作为一对恋人,两人对这次“天作之合”十分开心,但客户却一直蒙在鼓里。拍摄那天,因女演员化妆时间较长,吕洁早早就赶到现场。客户见了,只简单地同她打了个招呼,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热情。一个小时后,因堵车姗姗来迟的许晓力赶到现场,客户一见,当即迎上前,一口一个“许老师”,又是递烟又是倒茶,其热情度之高,令吕洁顿时有种“我俩就像来自两个世界”的感觉。  许晓力却仍旧是那么“酷”地寡言少语,只不过,他把客户递过来的茶送到了吕洁面前:“你渴不渴,来,喝点水!”  相恋一年多来,他们的爱,就像山间的潺潺流水,清澈,纯净,甘甜。吕洁说:“爱就是互信和宽容,你只有体谅对方,才能达成彼此的默契。许晓力虽然不会哄我,但他的踏实、务实和真实,让我有安全感。”  别急,你是我心中的“伟丈夫”  2001年,许晓力迈入事业上的黄金期,由他演绎的“滑稽小人物”系列广告先后在国内各大电视媒体播出,其知名度也一天天飙升。  但伴随着成功与荣誉而来的,也有烦恼和困扰。  成为“广告名人”的许晓力不止一次在街头或商场里被人认出来。有的人围上来向他索要签名,但更多的人只是盯着他看,之后对他指指点点,窃窃私语……这令性格内向的许晓力相当尴尬。而一些无端的非议则更令他备感苦恼,甚至难以忍受:有人把他和他的广告形象定位于“广州小男人”!  面对种种非议,许晓力的情绪一度相当低沉,他郑重向吕洁宣布:“我再也不拍那些无聊的广告了!”  但吕洁却不这么认为,作为许晓力的女友兼同行,她深知男友所拍广告的独特魅力以及给中国广告界所带来的“革命性”创新。她真诚地告诉男友:“广告,不就是要通过媒体的投放,让观众对某一品牌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印象吗就这一点而言,‘许晓力广告’达到了这个目的。如果你的表演受到公众的冷漠,那才是最大的悲哀!”  经过认真思考,许晓力接受了女友的观点,但他仍对“小男人”之说耿耿于怀。吕洁又开导男友,说生活中的“小男人”其实也没什么不好,他们虽然有不少毛病和缺点,但大多非常可爱可敬,而且极具人情味和贴近现实生活,也更容易被大家接受。“而且,你是在塑造广告角色,这个角色并不就是代表你自己呀!”  这么一说,许晓力算是服了。不过自此以后,他还是对接拍的广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之后诸如名人掌上电脑系列、新大洲摩托、两面针香皂等知名品牌广告中,他还是那么逗,但加入了幽默、温馨、活泼和明亮。  目前正在一边干美工、一边拍广告的许晓力还雄心勃勃地计划向影视圈发展。他准备在近几年去学学**理论和表演,并弥补一下外语方面的不足。  阳光灿烂的吕洁也以自己的特质和表演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广州广告市场牢牢地站稳了脚跟,不但成为许多知名品牌广告中的“女主角”,还参加了许多**电视剧的拍摄,并担任女主角。  为了给在困境中支持自己的女友一个惊喜,许晓力决定再送她一个特别的礼物。2001年12月的一天,吕洁来到男友的住处,恍然发现阳台上多了一门“大炮”,她吓了一跳,待走近一看,竟是一台天文望远镜。原来,吕洁从报上看到,说这几天有流星雨,便随口说要看。从不懂浪漫的许晓力这次可上了心,立刻买回一门“大炮”,好让吕洁看个够。  这天夜里,这对恋人在星空下相依相伴,幸福的吕洁凑在许晓力耳边,轻声说:“不管别人说什么,在我心中,你一直是‘伟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