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实时汇率

1 美元(USD)=

7.2523 人民币(CNY)

反向汇率:1 CNY = 0.1379 USD   更新时间:2025-02-25 08:02:32

2 胡佛总统照镜子:里外不是人1932 年的总统大选在一片经济萧条的肃杀之中拉开了序幕,1300 万的失业人口、25%的失业率,让现任总统胡佛倍感压力。面对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罗斯福对1928 年以来经济政策的猛烈抨击以及对胡佛总统华尔街银行家势力的紧密关系的严厉指责,胡佛总统保持了耐人寻味的沉默,但是他在自己的备忘录这样记录了他的真实想法: “在回应罗斯福对我应该为(1929 年的)投机风潮负责的声明时,我思忖再三,不知道是否应该把美联储1925 年到1928 年在欧洲势力的影响下故意实施通货膨胀政策的责任曝光,我当时是反对这种政策的。”[56] 胡佛总统的确有些冤枉,他虽然贵为美国总统,但是对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却没有太大的影响力。由于政府没有货币发行权,如果私人拥有的纽约美联储银行不配合,任何政策都是空谈。胡佛总统在华尔街失宠始于在德国赔款的问题上偏离了银行家的既定方针。原来,在1929 年由摩根策划的杨计划(Young Plan)以增加德国债务负担为代价,通过在华尔街发行德国债券的方式为德国募集战争赔款,自己在承销债券发行的过程中爆赚一笔。1931 年5 月,不曾想该计划开始执行不久,就赶上德国和奥地利的金融危机,罗斯切尔德家族银行和英格兰银行的拯救行动未能遏制危机的蔓延,摩根等华尔街银行家不愿看到刚开了个好头的杨计划中途夭折,立刻由摩根的合伙人拉蒙(Lamont)给胡佛总统打电话,要求美国政府同意给德国政府偿还战争债务放个短假,等德国金融危机消停一些再恢复。拉蒙还警告说如果欧洲金融系统一旦崩溃,美国的衰退也会加剧。胡佛总统早已答应法国政府任何涉及德国战争赔款的事,要先征求法国政府的意见,作为政治家的胡佛岂能出尔反尔,所以胡佛立刻不客气地回答:“我会考虑这件事,但从政治的角度考虑,这件事不太现实。你呆在纽约是不能了解作为一个国家整体而言,对这些政府之间债务的情绪的。” [57] 拉蒙也毫不客气地撂下话:“这些天你肯定听到了不少传言,有人准备在1932 年的(共和党) 大会上,让你的班子靠边站。如果你照着我们的计划来做,这些传言就会在一夜之间烟消云散。” 最后,拉蒙还递上一根胡萝卜,如果事成,功劳全归总统。总统考虑了一个月,最后只得低头。到了1932 年7 月,拉蒙再次派人前往白宫告诉总统应该重新考虑德国的战争赔款问题,这一次胡佛忍无可忍,他充满怨愤和沮丧地吼道:“拉蒙把事情整个搞错了。如果有一件事情是美国人民所痛恨和反对的话,那就是这种合谋(豁免或推迟德英法对美国的债务)触犯了他们的利益。拉蒙并不理解席卷全国的(对银行家的)愤怒情绪。他们(银行家)是想我们(政治家)也成为‘黑帮’的同谋。或许他们(银行家)已经和德国人就赔款达成了协议,但却是以最糟糕的方式完成的。” [58] 结果胡佛拒绝了华尔街的要求,法国出现了偿付拖欠。更令华尔街银行家怒不可遏的是胡佛总统对股票市场做空行为的穷追猛打所牵出的一系列金融丑闻,再加上空前的失业率、凋敝的经济和惨遭股市洗劫的人民,各种力量集聚成一股对华尔街银行家的强烈愤怒。胡佛总统自恃民意可用,于是与银行家撕破面子,一心要把问题搞大。胡佛直斥纽约股市是一个由银行家操盘的大赌场,市场做空的投机分子阻碍了市场信心的恢复。他警告纽约股票交易所总裁惠特尼,如果不限制股市做空行为,他将启动国会调查行动并对股票市场进行监管。华尔街对总统的要求回答得简单而干脆:“荒谬!”准备拼个鱼死网破的胡佛总统于是下令参议院银行与货币委员会开始调查股市做空行为。气急败坏的华尔街立刻派拉蒙到白宫与总统与国务卿共进午餐以求中断调查行动,总统不为所动。[59] 当调查扩大到20 年代末的股票操盘黑幕后,大案要案纷纷被抖落出来,高盛集团、摩根公司等诸多股市丑闻被大白于天下。■■■当股市暴跌与经济大萧条的逻辑关系被清晰地展现在公众面前时,人民的怒火终于聚焦在了银行家的身上。而胡佛总统和他的仕途也同时断送在银行家和人民的双重怒火之中。代之而起的就是被称为美国20 世纪最伟大的总统– 佛兰克林 德兰诺罗斯福。3 谁是佛兰克林 德兰诺罗斯福 “正如你我都知道的那样,真实的情况是巨大的(权力)核心中的金融力量从安德鲁杰克逊总统时代开始就控制了政府,这个国家将要重复杰克逊时代与银行的斗争,只是在更大和更广的基础上罢了。”[510] 1933 年11 月21 日罗斯福罗斯福的这一番“真情告白”多少有些像当年的威尔逊,如果说威尔逊的确是学者出身而不谙银行家们的手法,那么以罗斯福的经历说出这样一番高论则多少有些做作。对现任总统与华尔街暧昧关系作为攻击的突破口,在历年的总统大选中对挑战的一方永远是百试不爽的法宝。1932 年8 月20 日罗斯福在俄亥俄州的竞选演讲中声情并茂地说道: “我们发现2/3 的美国工业集中在几百家公司手中,实际上这些公司被不超过5 个人控制着。我们发现30 来家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证券交易商决定着美国资本的流动。换句话说,我们发现一个高度集中的经济权力被操控在集少数人手中,这一切与总统先生(胡佛)所说的个人主义正好相反。”[511] ■■■罗斯福尽可能使自己感觉起来更像被美国人民衷心热爱的与银行家势不两立的杰克逊总统,一个愿意为小人物挑战金融大鳄的勇敢总统,可惜罗斯福的经历却表明他与国际银行家的瓜葛比胡佛总统只多不少。罗斯福的曾祖父杰姆斯罗斯福(James Roosevelt)于1784 年创建了纽约银行( Bank of NewYork), 可谓美国最古老的银行家族之一, 正是该银行在2006 年美国国债拍卖市场上, 涉嫌操纵国债价格而遭到指控。该银行的业务直到罗斯福竞选总统时由他的堂兄乔治打理。罗斯福的父亲也叫杰姆斯,是美国工业界的大亨,毕业于哈佛法学院,拥有煤矿、铁路等多处庞大产业,更是美国南方铁路证券公司(Southern Railway Security Company)的创始人, 该公司是美国第一批以兼并铁路产业为主的证券持有公司。罗斯福本人也是哈佛毕业,律师出身,主要客户就包括摩根公司。在强大的银行背景支持下,年仅34 岁的罗斯福就于1916 年出任美国海军部助理部长,正是摩根的高级合伙人,经常敲打胡佛总统的拉蒙给罗斯福在华盛顿安排的新家。罗斯福还有一个当过总统的叔叔,列奥纳多罗斯福。他们的另一个表兄乔治爱姆伦罗斯福也是华尔街赫赫有名的人物,在铁路大合并的时代至少重组了14 家铁路公司,同时身为摩根麾下的“担保信托投资公司”(Guaranty Trust Company), 汉华银行(Chemical Bank),纽约储蓄银行董事之职,他所担任的其它公司的董事名单可以打出一本小册子。罗斯福母亲德拉诺(Delano)家族也是簪缨世家,一共有9 位总统与他们家沾亲。■■■在美国近代史上,没有一位总统比罗斯福拥有更为强大的政治和银行资源。1921 年罗斯福从政府衙门转到了华尔街,成为多家金融机构的董事或副总裁,他利用政界和银行界广泛的人脉关系,为所在的公司谋得了巨额利益。在为一家金融公司拉政府债券生意的过程中,罗斯福给老朋友众议员梅赫的信中直言不讳:“我希望我能利用我们之间的长久的友谊来请求你的帮助,我们希望从布鲁克林的大佬们手中争到一些债券合同。大量的债券与市政工程有关,我希望我的朋友们能够记得我。我不能此时去叨扰他们,但是因为我的朋友也是你的朋友,如果你能有一个倾向性,那将对我是一个极大的帮助。你的帮助我会铭记在心。” [512] 在给一位得到海军部一笔大生意的朋友的信中,罗斯福提到:“我在海军部的朋友和我偶然聊起一个给予你们公司的8 英寸火炮的合同,这使我想起在我担任海军部助理部长时我们之间愉快的合作。我想你能否让我的公司在承销一些你们的债券。我非常希望让我的销售代表给你打个电话。” [513] 在一些利益极大的生意上,罗斯福曾露骨表示“纯粹的私人友谊是不够的”。当读到这些公司内部的往来信件时,一个更加鲜活的罗斯福就跃然纸上了。1922 年,罗斯福参与成立了联合欧洲投资公司(United European Investors, Ltd),并出任总裁。该公司的董事和顾问中包括了一手制造了1923 年德国超级通货膨胀的德国前首相威赫穆库诺(Wilhelm Cuno)和麦克斯沃伯格,麦克斯的弟弟保罗正是美联储的总设计师和副主席。在该公司发行的60000 优先股中,罗斯福是最大的个人股持有者。该公司主要从事在德国的各种投机生意,在德国人民被超级通货膨胀洗劫得一贫如洗时,罗斯福的联合欧洲投资公司却在热火朝天地发着国难财。[514] ■■■■■超级通货膨胀从来都是“超级财富收割机”,在该国货币剧烈的贬值过程中发生了大规模的财富转移。“通货膨胀最严重的道德崩溃发生在1923年的德国。任何一个手上有一些美元或英镑的人,在德国都可以生活得像国王。几个美元可以使人过得如同百万富翁一般。外国人蜂拥而至,四处以便宜得令人难以置信的价格, 抢购(德国人的)家庭财富,不动产, 珠宝和艺术品。” 〔515〕 如同90年代初前苏联的超级通货膨胀中所发生的一样,巨大的社会财富遭到疯狂洗劫,中产阶级倾家荡产,美元或英镑的购买力被成千上万倍的放大,财富在这货币之间的狂跌和暴涨过程中,悄然易手。恰如凯恩斯所言,“用这种办法(超级通货膨胀)可以任意剥夺人民的财富,在使多数人贫穷的过程中,却使少数人暴富… 这个过程潜在地积聚了各种经济规律中的破坏因素,一百万人中也不见得能有一个人看得出问题的根源。” 当罗斯福义正词严地痛批胡佛的华尔街背景时,把自己标榜成廉洁清正的普通人民的拯救者, 只怕他的经历和背景离事实差之远矣。(肮脏的资本主义!每个毛孔中都流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4 废除金本位:银行家赋予罗斯福的历史使命在金本位的制约之下,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让欧洲各国严重负债,如果不是美联储成立,从而集中调动起美国的金融资源,战争规模只能是局部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让国际银行家们大快朵颐,早已翘首以待下一顿美餐。但是,即便是美国有了美联储以后,在金本位的严格制约之下,金融资源也已捉襟见肘,难以支撑另一场世界级别的大战,废除金本位于是就成了欧美各国银行家的当务之急。黄金在人类社会五千年的演化过程中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普遍认同的货币的最终形式,人民对黄金与财富的必然联系早已成为生活中的自然逻辑。当人民对政府的政策和经济形势不看好时,他们可以选择将手中的纸币兑换成金币,以等待恶劣的形势出现好转。纸币自由兑换黄金实际上成为了人民最基本的经济自由的基石,只有在此基础之上,任何民主和其它形式的自由才具有实际意义。当政府强行剥夺黄金与纸币的自由兑换权力的时候,也就从根本上剥夺了人民的最基本的自由。在正常的社会状况下,废除金本位势必引发严重的社会动荡,甚至是暴力革命,只有在极端特殊的情形下,人民被逼无奈才会被迫暂时放弃自己与生俱来的权力,这就是为什么银行家需要严重的危机和衰退。在危机和衰退的威胁之下,人民最容易妥协,团结最容易被打破, 舆论最容易被误导,社会注意力最容易被分散,银行家的计谋最容易得以实现。所以危机和衰退被银行家们当作对付政府和人民的最有效的武器在历史上被反复使用。(毛主义恰恰是在危机和衰退之中重塑人民力量的最有效工具) 1812 年,美国第一银行被废除而招来了罗斯切尔德的报复,爆发了英美1812 年战争,最后以美国政府屈服,成立了美国第二银行而告终。1837 年,杰克逊总统废除美国第二银行,银行家们立刻在伦敦狂抛美国债券,招回各种贷款, 美国经济陷入严重衰退直至1848 年。1857,1870,1907 年为迫使美国政府重新建立私有的中央银行,国际银行家再度出手制造衰退。最后终于建立了私有的中央银行-美联储,从而完全控制了美国的货币发行权。1929 年的大衰退的最终目的直指废除金本位,实施廉价货币政策,从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铺平金融通道。1933 年3 月4 日,罗斯福就任美国第32 届总统。上任伊始,罗斯福就扯起与华尔街势不两立的大旗,他就任当天就宣布全国银行从3 月6 日起停业整顿(Bank Holiday),直至调查清账工作完成才能重新开业,这是美国历史上首次关闭了全国金融大动脉的创举,立时让美国人民的精神为之一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在几乎完全没有银行营业的空前状态下, 持续了至少10 天。[516] 紧接着,罗斯福又紧紧扭住胡佛时代就已经开始针对华尔街的调查不放,矛头直指摩根家族。在一系列的听证会上,杰克摩根和他的合伙人在全美国人民面前被弄得灰头土脸垂头丧气。罗斯福对华尔街银行家的重拳一招猛过一招,他于1933 年6 月16 日又签署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Glass-Steagall Act),最后导致摩根公司被分拆为摩根银行和摩根斯坦利公司, 前者只能从事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后者则只能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罗斯福对纽约股票交易所也是毫不手软,先后通过了《1933 年证券法》和《1934 年证券交易法》,建立了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负责对股票市场进行监管。罗斯福的新政一开头就以雷霆手段博得了社会舆论的普遍好评,出了人民心中积压已久的对华尔街银行家的恶气。■■■■■连摩根家族也承认:“整个国家都充满了对罗斯福总统的崇拜。他就任总统仅一个星期的成就简直匪夷所思,我们从来都没有经历过类似的过程。” [517] 1933 年纽约股票市场开张大吉,录得了54%的惊人回报。■■■■■英雄一般的罗斯福激昂地宣称:“金钱贩子们(Money Changers)从文明圣殿的宝座上逃跑了,我们现在终于可以恢复这个神圣殿堂古老的真貌了。” [518] 问题在于,历时的真相与媒体刻意塑造的公共感受之间,常常存在着巨大的落差,人们对精心编导的场景难免出现错觉。还是看看罗斯福雷厉风行的表面文章之下的实情吧。银行长假之后,许多坚决拒绝加入美联储的中西部地区银行再也没能开业,大片市场让了出来,被华尔街银行家重新洗牌。罗斯福的财政部长人选就是前边提到在1929 年股票大崩盘之前就已经得可靠消息,不惜损失500 万美元,也要在3 天之内全部撤出股市的老亨利莫金撒(Henry Morgenthau Sr)之子,小莫金撒, 也是华尔街的圈内人。罗斯福挑选的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的人选更是让人哭笑不得,SEC 的首任主席竟是那位当年在1929 年股票暴跌之前拼命作空股市的著名投机家约瑟夫肯尼迪(Joseph Kennedy)。他的资产由1929 年的400 万美元,经过大股灾之后到1933 年短短4 年中暴涨25 倍,超过1 亿美元。约瑟夫肯尼迪也是杰克摩根的圈内人,其子就是大名鼎鼎的肯尼迪总统。以分拆摩根公司而声誉鹊起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的提案人,就是当年策划美联储法案的格拉斯参议员,该法案并没有重创摩根公司,事实是摩根公司的业务量猛增,生意更加兴隆。JP 摩根公司的425 名员工中,拨出了25 人组建了摩根斯坦利公司,杰克摩根和拉蒙保持了90%的控股权。实际上,分拆后的两家公司,仍然完全在杰克摩根的掌握之下。1935 年,摩根斯坦利开张的第一年就获得了惊人的10 亿美元债券承销生意,席卷了全部市场份额的25% [519]。实际上,各大公司发行债券仍然冲着摩根这块金字招牌来的,摩根手中握着纽约美联储银行这个超级大棒,美国任何大公司对摩根都要忌惮三分。而最具戏剧色彩的国会对摩根的听证会,也是最吸引公众注意的热点新闻。在一片热闹喧嚣之中,罗斯福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悄悄地通过了废除金本位的几项重要法令。在他就职之后仅一个星期的3 月11 日就发布了行政命令以稳定经济为名,停止银行的黄金兑换。紧接着在4 月5 日又下令美国公民必须上缴他们所有的黄金,政府以2067 美元兑换一盎司的价格收购。除了稀有金币和黄金首饰之外,任何私藏黄金的人,将被重判10 年监禁和25 万美元的罚款。虽然罗斯福辩称这只是紧急状态下的临时措施,但该法令直到1974 年才被废除。1934 年1 月又通过了《黄金储备法案》,金价定位在35 美元一盎司,但美国人民无权兑换黄金。人民刚刚上缴了黄金,多年的积蓄就狂贬了大半!而在1929 年股市大崩溃之前得到内幕消息的国际银行家的“优先客户”们,得以将大笔资金撤离股市并兑换成黄金,这些黄金被运到伦敦,此时,当这些黄金在伦敦出售时,却能卖到35 美元一盎司,顷刻之间就爆赚了6933%。当罗斯福向美国议员中学识最渊博的盲人参议员托马斯戈尔询问对他废除金本位的看法时, 戈尔冷冷地回答:“这是明显地偷窃,不是吗?总统先生?”对于戈尔参议员的坦率,罗斯福一直梗梗于怀。这位参议员就是后来的美国副总统戈尔的爷爷。另一位终其一生都在追求恢复金本位的众议员霍华德巴菲特在1948 年指出:“我警告你们, 两党的政治家都将反对恢复金本位,那些这里和国外靠美国持续货币贬值而大发其财的人, 也会反对恢复诚实货币的制度。你们必须准备智慧和机警的面对他们的反对。” [520] 对黄金作为最终货币有着终生信念的老巴菲特没能看到金本位的恢复,但这种信念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儿子,当今鼎鼎大名的股神沃伦巴菲特的脑海中。当巴菲特瞧破法币制度最终必将走向崩溃的历史必然后,在1997 年银价跌到靠近历史最低点时,果断地吃进了世界上1/3 的实物白银存量。精彩!!! 要彻底拔除黄金在货币中的地位并不是一件简单而轻松的事,这个过程被分为三个阶段来实施。第一步就是废除金币在美国国内的流通与兑换,第二步则是在世界范围内废除黄金的货币功能,1944 年布雷顿体系所建立的美元兑换体系(Dollar Exchange Standard)取代黄金兑换体系(Gold Exchange Standard) 实现了第二步,后来尼克松在1971 年才最终完成了第三步。凯恩斯摇旗呐喊,银行家推波助澜,罗斯福瞒天过海终于拔掉了金本位这个镇魔瓶盖,赤字财政与廉价债务货币这一对孪生怪兽终于从牢牢的禁锢中挣扎了出来。只看重眼前的权力,“哪怕死后洪水涛天”的凯恩斯有一句名言:“就长久而言,我们都会死”, 但是人们的行为及其后果将永远载入历史。你对股票有什么看法股票交易是一项复杂而具有挑战性的活动,普通人进入股票市场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 其中一些困难包括:1、缺乏知识和经验:许多人可能对股票市场的运作方式或如何有效地交易股票没有深入的了解,这可能导致难以就买入或卖出哪些股票做出明智的决定。2、情绪化决策:投资股市可能是一种情绪化体验,许多人可能会基于恐惧、贪婪或其他情绪因素而不是理性分析做出决策。3、风险管理:股票交易涉及风险,个人可能难以有效管理风险,尤其是当他们不熟悉股票交易涉及的不同类型风险时。4、市场波动:股票市场可能会波动,价格会根据多种因素快速波动,包括经济新闻、公司公告和地缘政治事件。5、费用和佣金:交易股票可能很昂贵,经纪人和交易平台收取的费用和佣金可能会侵蚀潜在利润。6、时间承诺:有效地交易股票需要大量的时间投入,包括研究股票、监控市场趋势以及及时了解可能影响股市的新闻和事件。7、缺乏多元化:股票交易的最大风险之一是,如果个人对单一股票或行业投资过多,可能会亏损。 如果个人没有适当地分散他们的投资组合,将他们的投资分散到多个股票和行业以降低风险,就会发生这种情况。8、技术分析:技术分析是一种根据过去的价格和数量数据以及图表形态和其他指标来分析股票的方法。 这种类型的分析对于新手交易者来说可能难以理解和有效应用,并且还可能受到大量解释和主观性的影响。9、紧跟新闻和事件:为了做出明智的交易决策,重要的是要及时了解可能影响股市的新闻和事件,例如利率变化、地缘政治发展和公司公告。 这可能是一项耗时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尤其是对于有其他承诺和责任的个人而言。10、过度依赖提示和建议:许多人可能倾向于依赖朋友、家人或在线资源的股票提示和推荐,而不是进行自己的研究和分析。 然而,这些技巧和建议可能并不总是可靠或准确的,并可能导致错误的投资决策和财务损失。11、市场时机:普通人在股票交易中可能面临的另一个困难是对市场时机的诱惑,或者试图根据市场的短期波动买卖股票。 然而,把握市场时机是出了名的困难策略,因为它需要准确预测未来的市场趋势并对市场状况的变化做出快速反应。12、心理偏见:人类心理也会在股票交易中发挥作用,因为个人可能会受到过度自信、确认偏见和损失厌恶等认知偏见的影响,这可能导致糟糕的决策和次优的投资结果。13、监管合规:交易股票还涉及遵守各种监管要求,例如税法和报告要求。 不遵守这些规定可能会导致处罚和法律后果。14、欺诈和诈骗:最后,股票市场还存在欺诈和诈骗的风险,包括欺诈性投资计划、误导性广告和内幕交易。 重要的是个人要保持警惕并尽职调查,以避免成为此类骗局的受害者。为了克服这些困难,重要的是个人要对股票市场和交易实践进行自我教育,并制定一种有纪律和知情的投资方法。 这可能涉及寻找教育资源、与财务顾问合作以及实施良好的风险管理策略,例如分散投资和设定明确的目标。 最终,成功的股票交易需要耐心、纪律以及学习和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条件的意愿。股市上涨问询,下跌不问询,这是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怎么理解?闪牛分析:股票说是投资,但是也是分为不同层级的。第一种:不会分析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盲目投资、听取别人的意见,这一部分都是靠运气买股票,随缘。第二种:会做一个简单调查,看一下目前股市的形式。想一下未来的发展,就如入金了。这一部分成功率也不是很高。第三种:会做一个比较详细的调查,分析未来的需求,社会的发展方向,这一部分成功率在一半以上。第四种:股神一样的人物,基本预测股市都是八九不离十。我们常规学习完股市的理论,在股市操作有十年以上基本就是第三种,最后需要对于股市有敏锐的危机感。你见过的股市亏得惨的人,都犯过哪些错?一只股票如果连续涨停,那么很可能会受到问询,但是如果是下跌一般是不会的,这是在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吗?这种情况其实是经常存在的,比如最近的一只妖股——天山生物,在8月19日开启了第一个涨停板,此后的半个月涨了500%,当之无愧的妖股。但是天山生物也被问询了,并且中间还停牌了两次,分别是在8月28日和9月9日,其实这种停牌 有两个目的,第一是根据深交所的相关规定要核查公司有没有相关应该披露但是还没有披露的信息,也就是说看有没有存在内幕交易;第二是给投资者提示风险,要引起重视,不要盲目跟风。但是从市场的反应来看,第一次停牌核查明显没有给市场退烧,复牌后继续涨停,然后在9月9日不得不二次停牌核查,并且就在停牌当日,官媒新华社发布了一篇非常严厉的文章《坚决遏制创业板炒小炒差的歪风》,并且监管机构也提示说天山生物可能存在新型的股价操纵行为,并且在9月21日的时候对天山生物等股票异常交易行为立案调查。这些举措和干预其实目的也是两个,第一个是提醒投资者不要跟风炒作;第二是问询或调查期间是否真的有违法行为。但是这样的措施投资者并不买账,交易所和证监会的举措也并没有得到所有投资人的认同,有人认为这是过度的敢于,甚至认为股票涨了你就问询干预,怎么股价下跌的时候你不问询干预?总而言之其实是认为监管机构在耽误自己发财。笔者的看法是这样的,如果真的有违法行为,那么该调查就调查,该处罚就处罚,这是应当做的;但是用停牌核查来提醒投资人其实大可不必,上市公司数量这么多,经常有涨停的股票,监管机构也管不过来,虽然是一篇好意,但是容易被人误解,往往是费力不讨好,而且喜欢跟风的投资人其实是很难被教育的,只能被“收割”,虽然我们都知道这种妖股肯定是散户接盘,来得快,去得也快,看起来账面是赚钱的,但是到最后你会发现你就是亏钱的。最后的结果一定是股价大幅下滑,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这种走势在历史上已经上演过无数遍了,稍微有点经验的投资人都熟悉这种套路,只有新鲜的韭菜才会认为这是自己发家致富的机会,从来不会认为自己是那个等待被割的韭菜。资本市场是交易自由的市场,买卖权都在投资人手里,监管机构是无法替投资人做判断的,企业前景如何,这是投资人自己的看法,监管机构是无法干预和替人做判断的。我们的监管机构保护太过了,这也导致投资人总是长不大打个比方,如果不是众多网贷平台崩盘,让投资人的本金血本无归,取缔这些平台的措施是很难实施的,因为这意味着你在挡着人发财的道路,因为以前每年的利息都有10%,甚至15%、20%,只有真正损失后才会反省。在A股市场只有通过拉抬股价才能创造收益,而打压股价是无法割韭菜的,所以当股价突然暴涨的时候,很有可能就是有资金/庄在做的局,就等着散户最后来接盘,所以当股价突然暴涨的时候,监管机构往往会问询,但是股价下跌却不太会,因为股价闪崩大多是因为突然发生负面消息,逃命才是王道,停牌反而会让散户损失。监管机构虽然是本着保护投资人的态度来问询的,但是笔者认为还是不要随便停牌,只要没有真的违法操纵股价就应该自由交易,至于散户会产生损失的问题,这个是无法回避的,投资股票就是有赚有亏,监管机构也无法保障投资者一定会赚到钱啊。所以,停牌没有必要,但是违法的一定要查、要罚,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个股获多家机构调研是利好还是利空我见过股市里亏的最惨的人,基本上都是配资导致的下场。 我的同学,14-15年那个牛市,40万配资,赚了250万,最高赚了400万。他把赚的钱配资结束,重新开了新的配资,一共投入了300万。随后就遇到615股灾开始,于是爆仓。他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这个配资方负责人是他的同学。正常配资出现爆仓都会强平,而因为他同学的缘故,给了他一个选择,补仓或者能够付息,就不强平。结果他选择了没强平,最后反而欠了450万。其中,16年初的熔断,他又被屠杀了一次,从此自己持有市值由最高到目前的45万,而每个月要付息45万(按450万付息,还有因为其他的资金不断借入)。目前,因为他在其中置换了几次资金,将配资还了一部分,把自己家里1%月息的资金置换出来,已经四年了,每月要付息45万左右。 而他的月收入是18万。因为我们同学都在金融银行系统,所以资源相对比较便利,我的一个同学给他办了30万的授信贷款,可以随借随还。以及其他同学帮忙搞了很多信用卡,目前,他就拆东墙补西墙,一直这样倒卡套现付息。 正因为他的这个局面,导致他的心态恶化,不能长线持股,买到牛股也因为心态而频繁做错,压力始终维持没爆发改变。 我回来后,和他逐渐联系,一年多后才从别的同学那里知道他的债务问题,这几年以来,比如16-17年帮他抓住了华友钴业,欧菲光,以及其他几个大牛股,但是,他始终会因为要付息一旦短线操作就丢失了中线目标。心态问题始终无法逆转。 还有一个朋友,是深圳私募圈的,一个做资管公司朋友介绍认识的,因为15年前后一直牛市,忙于操作始终未曾谋面。但是网络和电话联系比较频繁,基本上一周几次联系。 在15年5月他电话说要来我公司,一定要劝我必须清仓离场,他的几个信托账户已经全部关闭清盘退出了,要我一定听他的,我比较犹豫,因为我的几个票走势比较文静稳健,但是,我也基本上保持了逢高卖出不再开新仓的保守策略。 后来股灾爆发,615日开始,他18号再次电话问我走完没有,我说,能走的一直在卖,那时,我记得我的重仓之一的海虹没有怎么跌,我也是每天卖,因为数量比较多,自己和朋友账户加起来应该有30多万股(好像是80多元),但是的确引发了警惕,一直在卖出。最后跌到成本区之前走完了。 而在国家d救市之后,他电话我说,他的信托账户已经全部开通,准备加满杆杠干,那时指数从高点跌到3200反弹到3600他再度冲进去了,而我相反,开始把公司账户全部清盘,就想保持利润全身而退。也不想再进入市场,至少公司账户不想,自己一两千万就小搞搞。 在17年初,去了一次深圳再次电话联系他,想见面聊一下,结果电话空号了,具体什么结果我也不清楚,但是按照他提供的地址,那个CBD办公楼已经封掉了。 这个朋友的自有资金应该上亿,比我牛,他开通信托和资管账户杆杠比较高,基本上自有资金的十倍。水平还是有,但是他主要是基于技术派,我比较倾向于基本面分析,因此,之前他有大的操作计划都会请我分析一下行业。 我的身边朋友在14-15年这个循环中,最受伤的就是这两个人,他们主要的问题,一是杆杠,二是喜欢做资金流动性大的市场热门,我恰恰相反,畏惧热门品种,喜欢潜伏,等待。 目前来看,至少,我活下来了,而他们还在挣扎中。 在股市进行投资的人大多数都是外行。他们身上有很多投资错误。我年轻时总结自己的投资错误,反思后写在笔记本上,居然总结出100多个。 一般来说亏得非常惨的人都有如下几大错误: 1频繁交易 我有个同事买股票投入近9万元。然后频繁交易买卖。只用了两个月时间,就是9万元,可是那只剩2万。然后黯然退出股票市场,同时再有个进入股市。 2亏了后死扛 我有个朋友在行情面板上都找不到自己的股票了。后来才发现原来自己的股票退市了。就是股票买了以后亏损就一直不卖。直至股票退市了,依然没有卖出。 3融资炒股票 进行借贷或者配资来买股票。这样下去一旦股市大跌,亏损就会翻倍。最终血本无归。很多加杠杆的资金就是这么亏损的。 这三种是最常见的亏损严重原因。最根本原因是对投资风险没有正确的认识。用白话说就是不懂什么是风险——漠视风险。 无论是专业投资者还是业余公民,都会犯上面的错误。对风险的深刻认识程度决定了一个人的亏损程度。 我有一个朋友,在2007年10月16日收盘6092,04点后,到2008年股市下跌至4500点左右进入股市,他想2007年的牛市机会错过了,当时就把买房的资金转入股市,投资总额为50万元,想要在股市博弈一把,赚了钱再买房子,想法总是好的,可是现实是残酷的。 我朋友平时从来没有涉及过股票市场,认为股票操作简单,低买入,高抛出,对于股市操作完全是陌生,更不要说K线图,量能指标及股票基本知识,进入股市后全凭“小道消息”和周围股民在买什么股票,他就跟着买,频繁进出,满仓操作,这是股民最大犯错,一阵下来,帐面浮亏10%。 于是他改变策略,满仓持积优股,作长线投资,殊不知大盘从2007年最高点6092.04点,到2008年大幅震荡,他也就是在大幅调整中频繁进出亏损,然后调整长线投资后,也就是说2008年后,股市一直往下走,股票也是同样下跌,他所持股票亏损严重。 我朋友是在错误的时间入市(股票市场),错误的操作方法,最后在2011年股指下跌2300点左右,实在煎熬不住了,清仓认输,这个输是沉痛的,换来的结果是50万元进入,14万元左右出局,整个人是满头白发,精神恍惚。 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我就是股市亏得最惨,说说我以前的经历和犯过的错。 2014年底看了一本关于炒股的网文小说,之后迷恋上了股票,看他说的技术(MACD金叉)买入就会涨之类的我以为我学会了 2015年3月跑去开户,第一天就(全仓了一只股票)股票收盘大涨,第二天大跌,我(舍不得止损)结果(跌停板卖了),第三天又涨停,(波动大拿不住股票),接着在牛市中(一直频繁换股),(自己不会看大方向)(没有好好复盘)牛市结束亏了一半,感觉炒股好难,之后买了ETF指数基金年,年底看见分级基金b类波动很大,很容易翻倍,(三心二意)就不想炒股了,只炒b类基金。这时(炒亏了好多就加钱)了 2016年春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全仓了互联网b 年后大涨,第二个交易日又大跌,难道大盘还没到底一直在(怀疑自己)亏着卖了,第三个交易日涨停之后一路涨停至翻倍,2016年下半年,证监会发出消息分级基金b类将设置门槛2017年开始实施了,我又回到股市重新学习炒股,下半年我首次通过ETF基金看见超级主力资金运作,价值股涨了(不相信价值投资)的三观被刷新,可惜已经晚了 2018年(没什么钱了就跑去配资),问了所有网上的配资公司都不能买ETF基金,只能买股票了,本年指数大跌,巨亏,第一次被(不信大趋势)教训残了,配资公司交易费太贵换了,年底到了第二家配资公司,客服把我拉进了他们群,我进群从没说过一句话,但喜欢看一样配资聊天 2019年开始被教训老残了,以前的我(喜欢没目的的追涨杀跌,不信技术,不信大趋势,不信价值,不喜欢复盘,注意力不集中)现在通通改了,年初不断的复盘,终于让我看到了大机会,底部以走出,我加满仓了,(仓位单只仓位过重),第一次爆仓,继续配资这可是底部啊!这次合理的分仓,把第一次爆仓的钱赚回来了,经过多次复盘,我第二次看见了超级大资金的运动方向,一天群主说到顶我(听信谗言)全卖了,然后大盘持续上涨,股票翻倍,通过多次聊天记录我才发现群主是个菜鸟,我走了,到了第三家配资公司,终于市面上出现了第一家能交易ETF的配资公司。 我见过股市里亏的最惨的人,基本上都是追涨杀跌造成的!看到股票火箭发射就追进去,结果往往当天就被套,看到自己的股票跌了又急着卖出去,往往是一一卖就涨了。 举个例子,我有一个朋友13万本金一年炒成6千,他是找联系涨停的买进去,买完后连续大跌赶紧割肉然后再去追连续涨停的,反复这样操作,一年下来13万炒成6千 我身边股民非常多,而往往这些炒股亏得惨的人也不在少数,但这些人亏得惨是有原因的,都是已经犯下了很大错误,主要犯过以下不同错误。 犯的第一大错误:借钱炒股 借钱炒股就是一种最大的错误,而借钱炒股包括杠杠炒股,融资融券炒股,或者私人,网贷,信用等等借钱炒股的,这些人往往就是亏的最惨的。 2015年9月份我身边就有一个例子,他是杠杠炒股的,买了加工厂,最后杠杠炒股,然后全部家产拿进去炒股,最终爆仓还亏损累累,最后人跳楼了,为了还债卖房卖车,一个幸福家庭就这样没了,这就是炒股最惨的一种结果。 犯的第二大错误:太轻信他人 有些人股民一旦股票被套了,然后到处去寻求各种股神咨询股票,特别是在网上加一些股神。然后就把听信网上股神,学习一些股票知识,之后去听什么直播见,最后跟随股神操作炒股,更有些股民就是把账户密码都给所谓的假股神,最后连炒股本金都是一分不剩的了,人财两空,这就是犯傻股民亏得惨的人。 犯的第三大错误:不会止损 散户不会止损就是一个最大的错误,很多散户根本就是没有止损的概念,股票亏了一点,随股票去,心里存有侥幸,相信很快就会解套的。正因为抱有解套的希望,股票就是放着等,等,等待解套的。结果就是股票越等越跌,套的越来越深,最后本金都亏的差不多了。 犯的第四大错误:不怕踩雷 有些散户心态非常好,明明知道这家上市公司出现了一些违规,而且已经提示了风险,但是这些股民还不怕,就是认为这是小事,进去盲目的抄底。等待调查结果出来之后,确认上市公司存在违规行为,股票连续一字跌停板,来个30多个一字板,股民的本金已经亏损达到80%多了,欲哭无泪。 我个人见过的,或者碰到过的股民当中,在股票市场亏得比较惨的人都是翻过不同的股民犯过以上错误才会导致亏损累累的。 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股市无情,所以建议大家进来股市炒股,永远都要记住把风险控制第一位,只有本金安全了,才有资格去谈论盈利。 股市里亏的最惨的人,其实犯的错误都一样的,就是对自己太自信而且抱侥幸心理。我见过坐庄的崩盘,自己亏进去的钱以10亿计算。我也见过普通人,觉得行情好,加杠杆融资,最后输掉一切。我也见过40多岁男人,原本赚了几千万计划移民,后来就被证券公司的客户经理忽悠说已经跌了这么久抄底,一比三发信托抄底,结果两个月本金全亏光,老婆带着孩子跑了,自己回去打工。我还见过证券公司的员工,15年行情好,拿家里给的10几万,融资炒股到最多的时候103万,后来崩盘了,出来只剩3万。 这些人都一样,贪。总觉得自己不会的,犯错就是这一个,没别的 2015年,真是个大喜大悲的年份。那时候我还没学股票,也没碰这些,但是我犹记得我叔叔当时饭桌上一个劲的跟我们家吹股市有多赚钱,现在把钱放进去,随随便便就能赚钱。 最开始,我叔叔的确是赚的挺多的,从最开始的几万到十几万,后面我没想到的是叔叔居然从银行借了50万来投资。 那时候我的印象很深,好多人都讲股市的牛市不入场就是傻子,有钱不赚,到后面,股市泡沫破灭,谁也不知道谁是谁的傻子。当时我记得叔叔还一个劲地认为这只是一次反弹,就是不割肉,到后面亏损得越多。 后面也导致了他们家庭破碎,妻子也走了,负了那么多债,当然大难临头各自飞了,这个事真的,还好没给我留下股市的阴影,要不然股市又要少颗鲜嫩的韭菜了。 过程讲了,重要的是看我叔叔犯了什么错 说实话,真的牛市,牛真的能吹起来。 再说个实话,牛市才是大家亏损的原因,熊市的时候,理性投资的没几个 最后再说个实话,只要你开通了证券账户或者牛市火的时候,就有各种机构、团体大神找你跟你讲跟着他们操作,准赚钱,这是骗人的。 因为市场短期的预期谁也不知道,市场的牛市什么时候结束,谁也不知道 很明显,我叔叔从最开始谨慎地投资几万,到十几万再到几十万,甚至后面融资 为什么他敢这样呢?主要是钱来得太容易了,连续几个月你每天的收益就有几千甚至几万,抵得上你一个月甚至半年的工资,怎不令人心动,不抓紧机会就是“傻子” 但是,加杠杆会造成什么呢?你一赔了,你本金可能就没了,而且亏损会造成你不正常的心里状态,只想着不能亏,亏了就完了,进而你可能会在不理智状态做出不理智的买卖行为。希望大家引以为鉴 新的一年马上到,祝我们的大A股红红火火我见过股市亏得最惨的人,他到底犯哪些错说实话,很多人都会犯了一些错误。 我记得当时身边有一个朋友,他自己怎么说呢,炒股有一点点技术,但是技术不是很高,嗯,成功率大概维持在50%,盈亏比也不算很高,就是说是在出到牛市的时候它会赚钱,出点震荡市或熊市的时候都是在亏钱。 有一次他买股票,然后他以为是牛市,然后直接加了杠杆到外面配置配上去,结果一把亏掉了。 就等于他把自己的所有资金全部亏完了,他好的一点是,他当时是把自己的资金分成了好几份去配资,所以说当时一把并没有全部亏完,还有一部分资金在股市里面。 他的想法就是我只要配置如果亏掉那么全部亏完,但是如果我赚掉一把就翻倍,想法就是这样的。 但是最后怎么样,赌博的人往往都是最惨的,股市里最后把自己的资金全部亏完了。 在股市亏得惨的人,一般犯的错误有以下几点: 一,资金加杠杆,如果用自有资金做股票的话,即使亏损一大半儿,资金是自己的,还有机会挽回败局,但是如果用了配资,被强行平仓,基本上就是血本无归了,我认识的一个熟人,在小县城的体制内,是一个小领导,本身自己有300万的资金,做股票还算水平可以,老婆给他生了个女儿,18岁了,想要个儿子和老婆离婚,又娶了一个小他十几岁不上班的女人,给他生了个儿子,2015年大行情来的时候,他使用了配资,结果碰上大跌被平仓,以后只剩下了20万,女儿上大学找他要钱,儿子上幼儿园老婆也要钱,弄得他十分狼狈。 还有一个老板,人脉非常广,找几个朋友凑了几千万作配资公司,结果15年行情来了,竟然自己配资做开股票了,根据关系找了某消息灵通人士,买了一只有内幕消息的股票,资金按1比3配资,以后全仓买进,然后股票停盘一个月,期间确实是利好消息,但是正赶上暴跌,开盘以后连续三个跌停板,结果被强制平仓,几千万的资金灰飞烟灭。 二,踩雷,买入了基本面出问题的股票,比如长生生物,银广夏等业绩造假股票,即使没有用配置,这些股票一路跌停板下来,股价只剩原来的1/10,也会亏的非常惨。再一个就是遇到了极端行情,有一个券商资管的朋友,水平不错,15年下半年好不容易开发了一个大客户,做了一个私募基金,平仓是80%,结果刚刚建完仓,遇上16年初的熔断机制,连续来了几次熔断,结果触发平仓线,早早的清盘不干了。 三,频繁的短线追涨杀跌,这是散户常犯的错误,短线操作频繁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交易成本上升,错误率提高,我们营业部有个老股民已经退休了,0607年的时候做权证,就是频繁操作,最后十几万赔的剩一万多块钱,不得已又去小区当保安去了。 总结起来,股市亏得惨犯的错误就是配资,踩雷,短线追涨杀跌,还有就是心态,如果这几样错误都犯的话,那就是亏损的让人难以接受,甚至开始怀疑人生。首先机构调研上市公司并不代表一定会投资这家公司,调研是为了解上市公司是否有可投资性,并没有完全有效的利好或者利空。如果调研机构前期重仓持有调研上市公司的股票。那么其他投资者就需要注意,机构有可能通过调研的方式提高市场关注度后,抬高股价方便机构卖出手中获利盘。对于股票来说并没有完全有效的利好或者利空影响。只有被调研的上市公司本身基本面较好,才会提高市场的关注度。如果公司基本面较弱,股价处于高位,投资者就需要注意机构出货风险。但投资市场中没有完美的投资方法和解读方法,都是需要结合其他市场指标和市场环境以及个股情况进行参考。温馨提示:①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②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应答时间:2021-03-29,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