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实时汇率
1 美元(USD)=
7.3112 人民币(CNY)
反向汇率:1 CNY = 0.1368 USD
更新时间:2025-02-13 08:02:32
小
市值股票就是指
公司总
市值很小的
股票,一般称为
小盘股,现阶段在A股市场中,股民习惯将上市
公司总
市值低于50亿元的
股票称为
小盘股。目前,
小盘股主要集中在沪深两市的中小盘市场和一些刚在主板上市的次新股市场,比如说:深市002开头的
股票多为
小盘股。
小盘股的优点是:小盘股虽然
市值小,主力资金拉升一只
股票的时候,不需要很多资金成本就能将该股票拉至涨停,因此小盘股很容易出牛股和妖股。投资者跟随买入后,在短期能获得丰厚的利润。小盘股的缺点是:小盘股多是一些小
市值股票,主要是一些新兴行业。因此
公司运营、经营发展、盈利能力都没有大盘股稳定,所以投资风险比大盘股大。假如不被资金青睐,则赚钱效应不高。:小盘股是指相对与大盘股而言。大盘股:通常指发行在外的流通股份数额较大的上市
公司股票。 反之,小盘股就是发行在外的流通股份数额较小的上市
公司的股票,中国现阶段一般不超3000万股流通股票都可视为小盘股。从风险上来看,三类小盘股需注意控制风险:一是高价位除权后的小盘股;二是累计涨幅极为可观的高位小盘股;三是高位破位的小盘股。其次,从机会上来看,有三类小盘股值得关注。第一类是沪深本地小盘股。这类个股多有长庄把守,在沪市小盘三剑客的强烈的赚钱效应的示范下,不排除这批本地小盘股有趁热打铁的可能,并极有可能打造出第二、第三梯队。第二类是股价相对涨幅不大、缩量振荡中重心上抬的小盘股。这类个股由于缩量上抬重心,从量价关系上看,主力应在场内把守,更因股价相对涨幅不大,因而主力获利空间有限,中期应还有一定潜力可挖。第三类是小盘次新股。它们在上市后炒作尚不充分,即使前期有过一波上涨行情,但从其量价关系上来看,一是重心不断上抬,主力应在场内;二是其获利间不大,个股题材也未被深度挖掘;三是高位换手率不足以支撑主力资金完全撤退。买卖技巧有哪些小盘股的拉升往往带有控盘性和试探性。控盘性是指小盘股因流通盘小,资金介入后较容易出现控盘情况,这是小盘股最特别之处,控盘之后,股价走势将保持较大的独立性。因此,这类股票可能在大盘上涨时不涨,在大盘下跌时抗跌,股价的起动因受大盘走势、市场整体的供求关系影响不大,更多的时候具有一定的随意性。试探性是指股价一旦上涨,因控盘性使股价上涨速度快,阻力小,市场投资者往往来不及参与或不敢参与而导致筹码的派发非常困难,于是盘中主力便小心拉升,以期待更多人的关注。怎么通过市值大小判断个股上涨空间?作为上市公司大宗交易员,我对小市值股票的盘面和做盘方式比较熟悉,这使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基本面,包括K线语言和基本面好坏的运用。小市值策略的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小市值股票在跌到一定程度后,随着业绩等基本面变好,必然上涨,这是小市值成长策略的核心逻辑。其次,小市值策略的年化收益通常在50%以上,远高于价投策略的20%左右。此外,小市值策略即使在熊市中也能逆市赚钱,是公认的收益最高、最容易赚钱的、而且是长期有效的策略。小市值策略之所以表现良好,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小盘股公司的股票更容易引发炒作风潮,适合小资金,散户参与活跃;二是小市值股票对应的公司业绩基数小,利润爆发力强,成长性高,也更容易讲故事。小市值策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81年,Banz研究发现小市值股票有显著的超额收益。1992年,Fama 和 French发表了探讨三因子模型的雏形的论文,并在1993年正式提出三因子模型,其中包含市值因子、账面市值比因子和市场风险因子三个因子。自此,小市值投资策略被广泛关注。小市值策略的选股逻辑主要是从总市值排名倒数500名的股票中,结合多个量价因子或非财务因子进行打分排序,选出得分排名最靠前的10到50支股票进行轮动买入。小市值风格作为A股中一个超强风格引人关注,小市值股票常拥有相对于大盘的规模溢价。规模溢价效应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尤其是在新兴市场。我国股市尚处在发展阶段,历史上规模溢价效应明显。我国股票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占比相对欧美发达国家占比较低,机构投资者对小市值股票关注度普遍偏低,而游资、散户参与较多,因此小市值股票的投资带有浓重的博弈色彩。我国股票市场卖空限制较高,市值最小的100只股票中只有17%的股票为融资融券标的。小市值股票市值低,短期内很容易造成超量需求进而引发规模溢价效应。卖空限制更导致了这种溢价效应的长时间持续存在。全面注册制后,小市值策略会失效吗?实际上,全面注册制后,重组概念的炒作受到的影响会更大一些,不过对小市值策略应该影响不大。因为小市值策略的赚的是股票在短期内轮动上涨的钱,而不是股票本身长期上涨的钱。轮动才是小市值策略的核心。最近几年的数据显示,小市值策略的主要收益来自于股票的短期轮动而不是单纯的股票价格的长期上涨。判断股票上涨空间的办法有很多种,今天理财君先来和大家聊聊怎么通过市值大小判断个股上涨空间?规律1:随着市值规模的提升,公司股价上涨越来越困难,业绩增幅≠股价增幅在我们的考察期限内,除了极少数例外,高市值股票的平均
估值水平都稳定地低于低市值股票。这意味着当公司由小股票成长为大股票时,
估值将逐渐成为拖累股价上涨的变量。例如,要使1家200亿市值公司的市值再提升1倍,在正常情况下其业绩增幅需要远超1倍。规律2:100/200/800亿以上市值标的合理PE(TTM)水平的阈值在40/30/20倍左右从近5年的数据看,100/200/800亿以上市值标的PE均值很少超过40/30/20倍,除非有强有力的支撑因素,投资者应优选
估值水平在上述临界值以下的投资对象。规律3:200-400亿市值区间标的
估值下滑风险提升在A股上市公司生命周期中,200-400亿市值是一道必须面对的门槛。公司市值达到200亿以前,其大概率能够享受较高的
估值水平(高于30倍PE),而当公司市值进入200-400亿区间后,其估值水平存在加速下滑之虞。规律4:25亿市值看主题,200亿看业绩,400亿看创新,800亿看国际对标。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上市公司有着不同的股价驱动因素。一般而言,微小市值企业(25亿以下)盈利前景不甚清晰,但能够享受较高的估值;只要公司契合时兴的主题,其市值即有可能达到25亿量级。中小市值阶段(25-200亿)是企业成长的快车道,此时投资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企业业绩能否兑现方面;从中长期看,上市公司要想有效突破200亿市值,必须向资本市场交出扎实的业绩答卷。规律3显示,当公司市值超过200亿后,投资者开始更多考虑公司发展的天花板问题,在此阶段如果公司没有在成长模式上进行有效的创新,其估值水平将显著降低,市值攀升困难程度增加。对于超大市值公司(800亿),一般而言其国内市场占有率提升空间已较为有限,面临与国际巨头正面交锋的压力,故其估值水平将越来越多地与海外巨头直接对标。规律5:高经营杠杆企业能享受高估值我们以折旧、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之和表征上市公司的固定成本,并在此基础上计算经营杠杆2我们发现,上市公司估值水平同经营杠杆间存在稳定的正相关关系,经营杠杆高的企业估值水平明显更高。这可以从两个层面加以解释:(1)在外部需求不变的前提下,高杠杆企业能够实现更快的增长,更高的成长性要求相应的估值回报;(2)固定成本中,研发、营销及设备投入往往转化为公司的护城河,这也能提供估值溢价。规律6:创业板公司资金实力更强,市场资金面紧张时创业板溢价高我们的研究显示,创业板公司平均资金实力远超市场整体。2013年创业板公司整体现金占总资产比重为29%,显著高于A股非金融企业总体水平(12%),而创业板公司带息债务占总资产比重(13%)亦大幅低于市场整体(32%)。当市场资金面紧张时,创业板标的债务压力更小,且拥有充足的现金来整合行业资源,故应当享有更高的溢价。创业板设立以来的数据表明,创业板综指相对上证综指的涨跌幅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相关性近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