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实时汇率
1 美元(USD)=
7.2879 人民币(CNY)
反向汇率:1 CNY = 0.1372 USD
更新时间:2025-02-07 08:02:31
完全可以,1
债券可以有效规避风险,一般在
牛市的时候债市遇冷而
股市高涨,熊市反之2
债券一般是企业或者政府以自己信用为保障发售的权利凭证以募集
资金,是相当稳定的,风险也是最小的3在金融危机早期,股票等高风险资产下跌,高信用评级
债券和黄金等避险资产上涨。然而,在金融市场过度杠杆和被动投资的情况下,快速下跌引发了正反馈效应,流动性变得紧张,投资者被迫出售避险资产以套现。只有在
央行拯救市场以提高流动性后,避险资产才重新受到欢迎。1、金融行业走进寻常百姓家,金融市场涵盖范围迅速扩大,风险系数提高;2、实体经济不受重视,与金融市场运行规律不同步;3、金融市场运作工具增多,没有完善的法律规定相约束;4、贪小便宜的投资者与不法分子相结合,扰乱金融市场正常运作秩序;5、资本家吹嘘金融市场的作用蒙蔽了民众的双眼,导致民众消费水平提高债务压力增加;6、政府没有运用好市场调节的作用,无法正确引导金融市场的有序发展。上市
债券的交易方式大致有
债券现货交易、债券回购交易、债券期货交易。1、 现货交易 又叫现金现货交易,是债券买卖双方对债券的买卖价格均表示满意,在成交后立即办理交割,或在很短的时间内办理交割的一种交易方式。 例如,投资者可直接通过证券帐户在深交所全国各证券经营网点买卖已经上市的债券品种。2、 回购交易 是指债券持有一方出券方和购券方在达成一笔交易的同时,规定出券方必须在未来某一约定时间以双方约定的价格再从购券方那里购回原先售出的那笔债券,并以商定的利率(价格)支付利息。 深、沪证券交易所均有债券回购交易,机构法人和个人投资者都能参与。 3、 期货交易 债券期货交易是一批交易双方成交以后,交割和清算按照期货合约中规定的价格在未来某一特定时间进行的交易。债券作为一种重要的融资手段和金融工具具有如下特征:1、偿还性 偿还性是指债券有规定的偿还期限,债务人必须按期向债权人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 4、 流动性 流动性是指债券持有人可按需要和市场的实际状况,灵活地转让债券,以提前收回本金和实现投资收益。 5、 安全性 安全性是指债券持有人的利益相对稳定,不随发行者经营收益的变动而动,并且可按期收回本金。4、收益性 收益性是指债券能为投资者带来一定的收入,即债券投资的报 酬。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债券收益可以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投资债券可以给投资者定期或不定期地带来利息收入。 二是投资者可以利用债券价格的变动,买卖债券赚取差额。 三是投资债券所获现金流量再投资的利息收入。
牛市能够走多远?近年来,债券基金投资市场越来越受到关注。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多元化发展,债券基金已成为投资者多种资产配置的重要选择之一。但是,债券基金和
股市之间是否有关系,成为了许多投资者关心的问题。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债券基金与
股市涨跌之间的关系。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债券基金和股票基金的区别。债券基金是以债券作为基本资产的基金,债券是一种固定收益的投资品种,投资者从中获得利息收益。相较于股票基金,债券基金风险较小,回报相对稳定。然而,债券市场并不是与
股市毫无关联。一方面,
股市的走势与经济景气程度和政治形势等多方面因素有关,而债券市场则更多地依赖于政府债券的信用等级和利率等因素的影响。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股市和债券市场会展现出一定的相关性。其次,债券基金可以反映全球经济和市场的整体状况。例如,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人们会逐渐把
资金从高风险的股票投资转移到相对较低风险的债券市场,因此债券市场的涨跌情况会反映出全球经济和市场的整体状况。同样,在全球经济复苏的时期,投资者会转向更有利的股票市场。股市和债券市场之间的这种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债券市场的涨跌情况与股市涨跌的情况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另外,由于美国国债市场对全球资本市场的重要性,全球股市和债市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全球资本市场对美国国债市场的变化反应敏感,而美国国债价格的变化也会影响整个债市的走势。同时,由于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股票市场之一,其股票市场的走势也会影响对全球资本市场的影响。综上所述,股市和债券市场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尽管债券基金的投资风险较小,但是也需要关注股市的走势。投资者可以结合自身的投资风险承受能力和市场走势,配置适合自己的债券基金和股票基金。债市和股市关系大吗 主笔/谢九 行情总是在绝望中诞生,中国经济因为疫情陷入负增长之际,A股市场反而创出了两年多来的新高。 A股市场这一轮行情爆发,始于7月1日,当天上证指数上涨14%,站上了3000点,随后几个交易日,A股市场的涨幅和成交量都开始快速突破,站到了3400点上方,一夜之间,A股迎来久违的
牛市氛围。 A股市场为什么突然走牛?从政策面来看,7月1日,
央行决定下调再贷款和再贴现利率。其中再贴现工具是
央行时隔10年之后重新使用,以市场看来,这释放了
央行大力刺激信贷需求的信号。一轮
牛市的酝酿由多重因素构成,如果要为这一轮
牛市寻找导火索的话,
央行的这次货币操作可以说是其中之一。 今年年初疫情暴发之后,央行大幅度放松货币政策,但是随着疫情得到控制,5月份以来,央行的宽松力度开始略有收紧,导致债券市场出现持续下跌,前段时间很多银行理财产品出现亏损,主要就是因为债市下跌所致。央行的货币政策之所以出现边际收紧的迹象,主要还是为了控制通胀预期,尽量减轻大水漫灌的负面效应。 但是当前中国经济仍然处于下行周期,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依然需要政策层面的扶持,所以,央行一方面控制货币总龙头,另一方面对信贷需求进行定向放松。7月1日下调再贷款和再贴现利率,主要就是为了满足实体经济的贷款需求,央行此举也扫清了市场对于央行货币政策收紧的担忧,对于提振股市信心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今年6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同比大幅增长了132%,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12万亿元,同比多增242万亿元。 这一轮牛市启动,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外资做多A股的热情尤为明显。尤其是7月份以来,北向
资金持续净流入,流入规模基本上保持在 历史 高位,这些
资金买入低估值大盘股,拉动股指快速提升,短期之内极大地刺激了市场人气。外资
资金的宽裕性,主要因为美联储大规模放松货币政策,大量美元流动性开始在国际上寻找投资机会,在国际资本的资产配置中,疫情率先企稳的中国得到了更多的资金倾斜。 除了国内和国际市场的流动性推动之外,美国股市持续走强,也给投资者做多A股市场提供了极大的信心。今年3月份,美国股市在疫情的冲击下,两周之内4次熔断。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在持续暴跌之后,美国股市很快就起死回生,在疫情毫无好转之际,纳斯达克创出 历史 新高,道琼斯指数也接近 历史 高位。对于疫情控制更出色的中国而言,自然也从美国股市当中获得了做多的勇气。在美国创出 历史 新高之际,A股创出两年来新高并不过分。 当前中国经济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增长压力,在这个时间点上如果能够启动一轮牛市,对于中国经济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从企业层面来看,可以提升公司的融资能力,帮助提升实体经济的投资规模;从居民个体来看,股市上涨将带来巨大的财富效应,可以提升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和消费能力。美国经济长期以来以个人消费为主要动力,和美国股市持续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有很大关系。所以,对中国经济而言,来之不易的一轮牛市,足以值得各方珍惜,如果能够长期走牛而不仅仅是昙花一现,对于中国经济意义重大,希望这一次尽量不要重蹈2015年的那一场悲剧。 A股这一轮走强,和2015年牛市非常接近,都是在基本面恶化的背景下,由流动性推动所致。2015年的那一轮牛市最终以股灾收场,这一轮股市重新走强之后,如何避免上一次的悲剧也就成为重中之重。 2015年的牛市变股灾,原因之一在于,有关方面对牛市的美好前景渲染过重,当市场情绪过热之后,刹车又踩得过猛。当年有些国家级媒体宣称4000点只是牛市起点,几乎是一夜之间,“国家牛市”这个概念开始变得流行,所有人都相信这是一轮只会上涨不会下跌的国家牛市,上证指数重上6000点只是时间问题,1万点也指日可待。 在这种情绪的驱动下,很多激进的投资者开始大规模使用杠杆,从两融业务到伞形信托再到场外高比例配资,使得那一轮牛市变成不折不扣的杠杆牛,上证指数不到一年就实现翻番,迅速重回5000点。 2015年6月份,证监会开始清理场外配资,牛市转变为股灾。不同倍数的杠杆在暴跌面前被逐级爆仓,反过来又引发市场的疯狂踩踏,千股跌停成为当时的常态。对于市场的暴跌,证监会一开始不以为然,认为这是市场自身运行规律的结果,并没有及时出手干预,但是随着暴跌超出预期,管理层开始着手救市,央行降准降息、证监会暂缓IPO、中国金融公司获得央行流动性支持等等,最后甚至公安机关都开始调查外资做空中国股市。但是由于投资者信心已经崩溃,救市为时已晚。半年之内,上证指数跌幅超过一半。 从上一轮股灾的教训来看,如果想让这一次牛市能够尽量走远一些,首先就要尽量降低对牛市的预期,不能像上一次那样,渲染出一场国家牛市的概念,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投机的泡沫。从监管的角度来看,如果要防止非法资金入场,也要尽量一开始就堵死违规资金进场的途径,防止泡沫过早产生,而不要等到股市上涨过高之后再出手,这个时候最容易形成踩踏。 当然,一轮长期牛市的形成,最重要的还是有基本面的支撑。随着中国的疫情控制进入相对稳定的阶段,加之今年中国经济的低基数效应,明年中国经济应该能收获不错的增长速度。不过,从更长期来看,中国经济还是处在L型的下行周期之内,如果中国经济能够在L型的大周期里尽快企稳,那才是对A股市场最有力的支撑。唯有如此,A股市场才有望迎来一轮真正的长牛。GDP增长率的变动对股市、债市影响的哪些形式 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我们的直观感觉是:两者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但翻阅国内外学术界对于股市债市关系的讨论,却没有发现比较一致的结论。就统计上的意义而言,我们发现,自2005年后,两者的确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 从逻辑上讲就是资产配置的效果:资金流出债市后,必将重新进行资产配置,作为备选者的股市,资金流入就是必然。反之亦然。但这个逻辑的前提是市场资金量一定:如果市场资金总量出现萎缩,两个市场资金都有流出的可能。因此,流动性将对配置效应产生影响,这也是2005年前配置效应不显着的原因所在。现在的情况,就配置效应而言,债市走熊对股市形成利好,但未来货币紧缩将使资金趋紧,减弱配置效应对股市的影响。两相权衡,债市此轮走熊对股市影响应该偏中性。 债市对于股市的长期影响,主要体现在市场估值上。格林斯潘惯用标普500市盈率与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倒数的差距来判断股指是否存在高估。逻辑主要是,中长期国债和股票都属于机构投资的配置标的,具有一定的替代作用,因此,两者的收益率应该具备一定的相关关系。 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我们的直观感觉是:两者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但翻阅国内外学术界对于股市债市关系的讨论,却没有发现比较一致的结论。就统计上的意义而言,我们发现,自2005年后,两者的确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从逻辑上讲就是资产配置的效果:资金流出债市后,必将重新进行资产配置,作为备选者的股市,资金流入就是必然。反之亦然。但这个逻辑的前提是市场资金量一定:如果市场资金总量出现萎缩,两个市场资金都有流出的可能。因此,流动性将对配置效应产生影响,这也是2005年前配置效应不显着的原因所在。现在的情况,就配置效应而言,债市走熊对股市形成利好,但未来货币紧缩将使资金趋紧,减弱配置效应对股市的影响。两相权衡,债市此轮走熊对股市影响应该偏中性。 从因果关系上来说,应该是微观层面的上市公司的生产总值增长了才对GDP产生了拉动作用,因此,宏观面的GPD增长率越高,说明上市公司的业绩状况越好,也就是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越高,从而上市公司也越具备投资价值,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业绩能够支撑股价,而如果GDP增长低,公司收益就低,股票就会掉价,形成熊市。简单地说,GDP增长,股市就向上走牛,反之GDP回落,股市就下跌走熊。当然,从三驾马车的具体数据情况来分析,目前由于外贸出口不振,那些依赖外贸出口较强的上市公司的股价就会下跌,由于经济低迷,国家出台了很多促进消费的政策,比如家电下乡、汽车消费扶持政策等,最近一年以来,这些消费行业的股价也紧跟着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