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实时汇率

1 美元(USD)=

7.2784 人民币(CNY)

反向汇率:1 CNY = 0.1374 USD   更新时间:2025-02-06 08:02:31

⚫2022年中国十大私募基金公司TOP2:玖瀛资产,代表产品为:玖瀛3号,玖瀛资产成立于2015年,在今年的前四个月,商品期货、债市一路领先股市,多资产配置相对于单一资产配置的优势得到极大发挥,以复合策略为核心的玖瀛资产也取得了不错的业绩,此外,玖瀛资产也是2021年度百亿私募榜的季军得主。>>>查看2021年中国私募排行榜年度排行榜⚫2022年中国十大私募基金公司TOP3:思勰投资,代表产品为:思瑞二号私募投资基金,思勰投资成立于2016年,在2021年年底突破百亿规模,是一家百亿量化私募,公司今年的500指增也取得了高收益,了解思勰投资的股票Alpha、量化CTA策略运行,以及对下半年市场行情展望,可以看他们的最新路演,此次路演是思勰投资创始人吴家麒与财经自媒体大V“红星菜馆”展开的对话,视频回看。>>>量化思勰的Pure Alpha之路⚫2022年中国十大私募基金公司TOP4:洛肯国际,代表产品为:洛肯国际安享一期,洛肯国际成立于2009年,是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备案的阳光私募基金公司,是国内第一批专注于债券市场的私募、第一批拥有银行间、交易所牌照的私募。核心策略是债券策略。⚫2022年中国十大私募基金公司TOP5:少数派投资,代表产品为:少数派8号,少数派投资成立于2013年,公司属于不追热门赛道,长期持有低估值板块,在今年的震荡行情中“独善其身”,净值缓缓提升的“温和派”。在2022年百亿私募正收益股票策略产品中,数量排名第二(林园第一),详情可至链接:>>>百亿主观多头私募TOP20。少数派投资在私募排排网也做了很多场视频直播,如果对他们的投资比较感兴趣可以查看他们的往期视频:少薮派投资路演视频新闻联播2022年1月31日主要内容是什么?不开放。哈尔滨东北虎林园十二月十日不开放。哈尔滨东北虎林园恢复开放时间是2022年12月23日。东北虎林园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松花江北岸,占地面积144万平方米,与太阳岛风景区毗邻。其中虎园占地36万平方米,是出于挽救和保护世界濒危物种东北虎而建立的园林。天津河西怡林园附近专业采耳店地址新闻联播2022年1月31日主要内容:1、除夕至张灯结彩迎新春。2、春节海采:今年春节怎么过。3、冬奥之约迎冬奥过大年。4、北交大师生同唱《领航》绽放最美青春。5、海军军舰运送援助汤加救援物资启程。6、国家卫生健康委通报最新疫情。7、国内联播快讯:(1)天问一号发布最新视频工作状态良好。今天(1月31日),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发布了天问一号探测器最新回传的2个视频,视频显示环绕器及舱外关键设备状态良好。天问一号已在轨运行557天,祝融号火星车累计行驶1524米,共回传原始数据约600GB。(2)北京冬奥会场馆供电进入赛时保障阶段。北京冬奥会赛前最后一轮场馆电力设备全要素测试今天(1月31日)完成,三大赛区41个场馆供电全面转入赛时保障阶段。冬奥会期间,国家电网将有超过4万名电力保障人员在赛场内外值守,确保冬奥场馆安全可靠供电。(3)《2022年春节联欢晚会》准备就绪。备受瞩目的《2022年春节联欢晚会》今晚(1月31日)8时将如约而至!目前,春晚直播工作一切已经准备就绪,围绕建党百年、乡村振兴等重大主题,老中青三代文艺工作者齐聚春晚现场,与全国人民一道迎接欣欣向荣的幸福年。(4)中国女足晋级2022女足亚洲杯四强。在昨晚进行的2022年印度女足亚洲杯四分之一决赛中,中国女足3比1逆转击败越南女足,成功晋级。由此,中国女足获得2023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女足世界杯决赛阶段参赛资格。(5)“东北虎全球征名活动”结果今天揭晓。“东北虎三胞胎全球征名活动”结果今天(1月31日)揭晓。这3只虎去年6月在哈尔滨东北虎林园出生,两只雌虎被命名为“叱咤”“风禾”,雄虎名为“卓尔”。该活动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于今年1月发起,通过16个语种的报道在全球征得名字超一万组。8、国际组织负责人及多国政要送上新春祝福。9、我驻外使领馆举行多种活动共庆新春。10、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7433万例。11、国际联播快讯:(1)俄外长:乌克兰入北约无助地区安全据俄新社30日报道,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表示,西方想把乌克兰拉入北约,这只会破坏西方与俄罗斯的关系,不会对地区安全形势有任何帮助。拉夫罗夫强调,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牺牲他国为代价来加强自身的安全。(2)美国东部暴风雪致10万户断电美国东部近日遭遇暴风雪袭击,至少10个州受影响,4人丧生,超过10万户家庭断电。不少地区降雪量一度接近80厘米。30日,美国近4000架次国内和国际航班取消或延误。12、春节里的中国。以上内容参考 新闻联播-20220131故乡的洋槐花天津河西怡林园附近专业采耳店地址:天津市河西区陈塘庄街道黑牛城道与洪泽南路交口东南侧三诚里193号底商。天津市河西区耳域采耳养生馆,成立于2022-06-23,经营者为万欣钰,经营状态为存续,工商注册号为120103600720133,经营范围包括一般项目:养生保健服务(非医疗)。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非医疗)。常州林园新村回迁多少户人文风无情五七 “小小的手指怎么也数不清写字楼的层数”,这句话来自2008年上海高考满分作文,道出了一个农村娃对城市的陌生感。林园看到这句话时,心中涌起莫名的感伤,年轻时像小鼹鼠一样游走在不同的城市,心忙时无暇忆及故乡,定居在这座城市后,感觉像浮萍一样漂泊,会常常想起故乡。灯红酒绿、觥筹交错,时光慢慢冲淡了脱离大山的快乐,孤寂时、烦心时,心里自然而然地会回到那座大山,想念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朴素的情感。成年人的世界,有太多的身不由己,也许人在寂寞烦心的时候,回到记忆的起点,找到亲情的温暖,才有再次上路的勇气。“山上,漫山遍野的洋槐树,白色的洋槐花随风飘落,洋槐花的清香扑鼻而来,小孩儿在树上、树下来回的折腾”,想起这些,倚窗而立的林园有些心酸,等这段时间忙完,得回去转转,得歇歇了,林园心里想着。90年代初,是物质稍有改善、但依旧匮乏的时代,那时的超市还叫代销点。也正是那个时代,能有汽水喝,能有香肠吃,方便面吃完能舔下塑料包装上的调味料末末,是令小伙伴向往的幸福。林园家就开了一个代销点,代销点毗邻一个军营而建,军营在山脚下,但是距离村庄还有四五里的路程。除了在代销点帮大人看门,林园和姐姐的乐趣便都在那片山上,山上有放牧的牛羊、有狂奔的野兔野鸡,也有各种叫不出名字的小鸟,有橡子(一种小灌木的果实)可以采了卖钱,有茅草根、小野葱可以吃,也有今天要说的洋槐树、洋槐花。那年,林园五岁,姐姐十一岁。“姐,你回来了。。。”正在代销点前侍弄小石子的林园看到百米外放学回来的姐姐,顾不得擦擦快要留到嘴边的鼻涕,飞奔着向姐姐跑去。“明儿姐过星期六,去摘洋槐花吧,艳红领着她弟,我领着你”林园姐姐说。林园用袖口擦擦鼻涕,使劲点点头。五岁的小孩,姐姐说什么都是点头的,当然除了被姐姐揍的时候。“走吧,上山去吧,去晚了洋槐花都叫人家捋没有了”周六上午10点多时,艳红带着弟弟从村庄来到代销点,大声地叫着林园姐姐。“好,叫你早点起,你不早点起,吃饭还慢”,林园姐姐嘟囔着弟弟,让弟弟放下碗,到门外和艳红姐弟俩汇合,蹦蹦跳跳着上山。“我在树上往下扔洋槐枝,你只管捋,咱俩跟艳红她俩比比,得比她们弄的多”,姐姐悄悄地在林园耳边叮嘱。“嗯。。。”林园又是使劲地点点头。两个姐姐在树上折洋槐枝,两个弟弟在树下捋洋槐花,四个人都还时不时的吃几朵花儿。很快,四个人手上都多了些长短不一的小伤口,被洋槐树的刺刺伤了。“姐,我不想捋了,手可疼,咱回家吧”,林园感觉手热辣辣的,不想干了。“那会中,你赶紧弄,我刚才给你说的啥,要是输了,回家揍你”,林园威胁弟弟。林园听到“揍”字,又乖乖的拿起了洋槐花,几次想把洋槐花扔的远远地,但终究是不敢反抗,含着眼泪又捋了起来。玩着闹着,过了半个小时,林园姐姐、艳红都从树上跳了下来,两人帮助两个弟弟,把剩余的洋槐花摘下来,两姐弟各自摘了一大包洋槐花。“姐,手可疼”,林园把手举到姐姐面前嘟囔着。“来,艳红,我偷偷拿了我爸几枝烟,把烟叶摁手上,就不疼了”,林园姐姐把口袋里的几支烟拿出,搓出烟叶,每人分了一些,都往伤口上使劲的搓。也不知道听哪个大人说的,流血了摁点烟叶,能止疼,摁上烟叶,似乎真的没那么疼了,四个人忘记了疼痛,一人提了一小包洋槐花,像提着战利品,兴高采烈地追着、跑着,到达山下,各自回家。“姐,明儿我还想上山玩儿”,“你不怕疼了,刚才你叫你捋洋槐花,我都看见你哭了,胆小鬼”,“那咱们不要洋槐花了,去看看兔子夹夹到兔子没有”,“我给你说过,冬天才能夹到,现在可没有,明儿去山上刨点花生吃,我都不想带你,弄啥都慢里很”,“姐,我明儿走快点”……夕阳西下,一高一低两个背影,拉着手向代销点走去。有些记忆,会记一生。多少年来,对于这个摘洋槐花的场景,林园时常会记起。“姐,小时候你让我捋洋槐花,我要是不捋,你真揍我,还是吓唬我,”在一次家庭聚会中,林园这样问姐姐,“咋不打,不勤快,肯定得狠狠打一顿”,姐姐毫不犹豫地说。“那小时候,咱妈打你,我劝你别哭,你咋还在没人的地方揍我”林园又问,“那估计是想揍你出出气,这倒是姐的不对,今儿这饭我请客,希望你以后别再提这个事了”,家庭聚会上笑声四起,其乐融融。又是一年洋槐花飘香的季节,林园一家、姐姐一家相约,回到故乡的那片山,还是那座山,还是那些树,还是记忆中久违的洋槐花香,林园感到无比的畅快。明天,又是繁忙的一周,但是故乡在,记忆在,家人在,一切安好。常州林园新村回迁398户人。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截至2022年10月05日,常州林园新村回迁398户人,林园新村位于天宁区新民路99号(火车站附近),隶属地区为天宁天宁街道,总体发展良好。抱团幻象劫问题一:美元霸权是怎么形成的解答:二战后于1944年召开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关贸总协定》的签订,成立货币基金组织。共同构成布雷顿森林体系,将美元与黄金挂钩,金本位制开始崩溃。因为是二战之后,作为主战场的欧洲经济一落千丈,东亚的中国更是经历百余年的战火,经济面临崩溃的局面。相对于亚欧,远在北美的美国是唯一没有被战火波及本土的国家,又因为二战期间罗斯福总统实施新政,将财政权力收归中央政府调控。所以美国的资本积累极其丰厚,所以在战后,美国是世界上黄金储备最丰富的国家,银根也最稳定。美元也最有实力成为通用货币。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持续的财政和贸易逆差将掏空美国黄金储备的压力下,放弃了美元同黄金挂钩(1盎司黄金=35美元),此后,美元成为一种无任何国家财政和货币纪律约束的不兑现纸币。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召开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将由黄金支撑的可靠货币美元确立为国际贸易融资的基准货币,其他各国货币都以极少发生变化的固定汇率盯住美元。固定汇率体制的目标是维持贸易国家的诚信,防止其陷入长期的贸易逆差。人们并没有料想到它会支配贸易国家的生活标准,因为后者是由汇率之外的许多其他因素衡量的。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国际经济学界传统智慧构思下形成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没有考虑到世界贸易融资所需求的跨国资金流动。从1971年开始,美元就从一种由黄金支撑的货币转变为一种只有美国可以任意发行的全球性储备货币工具。同时,美国继续承受着经常项目赤字和财政赤字。这就是美元霸权的开始。美元霸权本质上是一种地缘政治现象,即作为一种不兑现纸币的美元担当着国际金融体系结构的首要储备货币的角色。具体而言,自1971年以来,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一直不是以黄金为基础,而只是建立在迫使所有关键商品都以美元标价的美国地缘政治实力之上。当然,发展到现在,经济多极化趋势愈发明显,美元的地位受到冲击,主要方面一是本国银根不稳定,有大量的国债掌握在中国等大国手里。二是欧元的冲击,“用一个声音说话”的欧盟是全球各发达国家组成的政经联盟,拥有非常庞大的经济实力。是对美元冲击的主要力量问题二: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的影响解答:量化宽松政策是一种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提高货币供应,可视之为“无中生有”创造出一定数量的货币,也被简化的形容为增印钞票。通过增印钞票来增加流动性,希冀以此来达到刺激经济,加快复苏步伐的目的。超量美元一旦经由货币当局创生出来,便不会凭空消失,而必然流向经济社会各领域。按照参与广义生产过程的程度和特征等的不同,将经济体系细分为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和金融体系,故一般货币至少有三种流向:流向实体经济、流向虚拟经济和滞留在金融机构内部。另外,美元作为国际本位货币,能够很容易地流向国际市场。  由上观之,易知美元(包括其他能够在国际市场流通的货币)的四种流向及分别的影响。  第一,流向实体经济。这种情况下,货币参与真实产品和服务的交换,降低社会产品和服务在生产、交换、流通、消费等各环节的交易费用,并通过引起一般价格水平的上升和货币幻觉,促进真实经济的增长。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的根本目的,正是希望货币能够流向实体经济,促进真实经济的发展。当超量货币流入实体经济时,居民消费价格(CPI)和GDP平减指数等一般价格水平就会上升,也即通货膨胀。  第二,流向虚拟经济。金融深化程度加强必然带来经济虚拟化水平的提高。目前,代表虚拟经济规模的全球金融资产名义价值与全球GDP早已相去甚远,仅金融衍生品一项即逾600万亿美元。较之流入实体经济,超发的货币往往先流入以金融市场和资产市场(如股市、房市等)为代表的虚拟经济,以期获得更大的收益。当大量货币流入金融市场和资产市场时,就会出现金融产品和资产品价格膨胀的情况。  第三,金融体系内部循环。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经济主体对前景感到悲观,导致经济社会的信用创造机制萎缩,大量资金无法贷出,货币流向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数量极少,银行体系只得将资金以超额准备金的形式存放。这一点在美国体现得较为明显。2008年9月份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的基础货币在极短的时间内倍增,但同时银行机构的超额准备金也基本上等额增加,流通中的现金规模变动极小。这一点,即使在今天美国经济已连续5个季度复苏的情况下,仍然没有改观。= =北邮娃出品~土耳其货币已崩盘,国内金融行情你怎么看 整体经济周期下行或者景气发生切换,是抱团瓦解的两个重要触发条件。 反者道之动,任何极端的抱团终有瓦解的那一天。 辛丑牛年春节刚过,A股市场风格突变。此前的抱团股纷纷重挫,在截至2月24日的短短5个交易日内,高度抱团的食品饮料板块大幅下跌了近14%。这会是又一次“假摔”吗,还是抱团股真正瓦解的开始? 本轮消费抱团,始于2017年的高景气,2020年的疫情把这种抱团推向高潮,估值溢价已经远超合理水平。各种关于抱团的概念性故事层出不穷,赛道论成为市场津津乐道的主题——看估值、看业绩早输在了起跑线,选对赛道才能躺赢。 华尔街没有新鲜事,本轮抱团的一些典型特征,在过往的抱团中都曾反复出现。A股 历史 上的那些抱团都是如何瓦解的呢?美股“漂亮50”的衰落又有哪些启示? 抱团的瓦解一般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整个经济和市场周期下行,系统性风险让抱团瓦解,比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令金融地产抱团瓦解、2018年中美经贸关系紧张市场系统性下跌令消费抱团中断、上世纪70年代美国“漂亮50”抱团也是因经济周期下行而终结。 第二种类型是,估值过高导致抱团自身的脆弱性加强,抱团从自身内部瓦解,比如2015年信息 科技 和互联网的抱团。 第三种类型是,抱团板块已经不具有绝对和相对的景气优势,资金纷纷遗弃原有抱团板块,去追逐新的高景气领域,导致抱团瓦解。2010年金融地产抱团的瓦解、2012年消费抱团的瓦解,都是由于高景气的消失。 本轮消费抱团的瓦解,很可能会来自于第三种类型。在后疫情时代的2021年,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都将迎来高增长,“再通胀”预期升温,此前受疫情冲击严重的顺周期行业都将迎来爆发性的增长;相比之下,消费的景气度就变得相形见绌了。追逐高景气度是资金的天性,自然会从消费中撤离,抱团也就瓦解了。 1月下旬,《证券市场周刊》发起的“远见杯”预测调查显示,机构们对2021年中国GDP(不变价)增长的预测中值为89%,增速将比2020年大幅上升66个百分点。1月份最新的IMF《世界经济展望》预测,2021年全球GDP将增长55%。 抱团下的极端分化行情 2021年以来,A股火爆异常。截至2月17日,沪深300上涨114%,创业板指上涨151%,上证综指也上涨52%,而且,绝大多数交易日沪深两市成交量都突破了万亿元,呈现一幅牛市景象。 巨大成交量和指数大幅上涨的背后,却是抱团的进一步加剧,而大多数股票表现并不如人意。 其一,大概有一半的行业2021年是下跌的。只有休闲服务、化工、食品饮料、电气设备、银行和农林牧渔6个行业的涨幅超过了沪深300,绝大多数的行业涨幅都弱于沪深300,甚至有近一半的行业2021年还是下跌的。 其二,75%的股票2021年是下跌的。在约4200家上市公司中,只有1000家2021年实现了上涨,75%的股票2021年是下跌的。全部个股涨跌幅的中位数是-103%,也就是说,如果随机买股票的话,运气也比较平均,2021年以来大概率会亏10%。 春节前这种抱团的极端分化行情,只是过去几年机构长期抱团消费的一个缩影。 这一轮消费抱团始于2017年。此前的消费板块(尤其是食品饮料板块)沉寂了多年,在2015年的大牛市中又是信息 科技 和互联网等唱主角,任何前瞻性的预判恐怕也很难预知消费会再次成为抱团的对象。 根据招商证券策略报告的数据,公募资金对消费板块的配置占比从2016年四季度的183%上升到2018年二季度的296%。 抱团的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的,2018年中国经济遭遇中美经贸冲突,经济周期下行,A股面临系统性熊市。这让消费的抱团有所中断,公募资金对消费板块的配置占比到2018年四季度一度下降至258%。 在2020年的疫情冲击下,资金对消费板块的抱团更加明显。疫情令大部分行业都陷入了萧条,但消费板块(尤其是必选消费和医药)依然维持着稳定的增长,逆周期属性产生了相对的景气度优势,让资金纷纷流入消费板块进行避险。 但当抱团在2020年下半年愈演愈烈之时,股价和估值已经开始逐步脱离基本面的合理性,“抱团-申购”的正反馈加速推升了估值,抱团迎来了高潮。食品饮料估值上升到十年来最高水平。 就像历次抱团一样,市场开始构筑一个个美妙的故事来试图解释这种高估值:比如,定价模式发生改变,从PEG向DCF转变,市场已经对短期业绩不再感兴趣;估值和基本面都不重要,选对赛道才能躺赢,“赛道论”大行其道。美丽的皇帝新衣让抱团迈向高潮的同时,也为以后的瓦解埋下了祸根。 抱团的逻辑演化特征 抱团说明各路资金都形成了共识,但共识的发展并不都符合理性。A股机构投资者的一些行为特性往往很容易形成抱团。 由于国内资金管理人的业绩考核都比较偏向短期,而短期抱团的股票必定是走势较为强劲的,如果资金管理人没有参与抱团,就很容易落后市场,遭到短期的大规模赎回。 另外,产品发行的正反馈机制会加剧这种抱团。上一年集中购买一些优秀的板块和个股的基金大幅跑赢市场,取得了优异成绩,更容易在来年募集到资金。这部分基金利用新募集的资金自然是把上一年自己心仪的标的再买一遍,导致前期上涨多的股票继续飙升。由于之前的基金并没有卖出,这些股票的流通盘随之下降,只需要更少的新资金就足以把这些股票推高。 近年来,外资、公募的占比显著提升,但险资、养老金等重要机构投资者力量仍不足,银行理财、券商等占比仍较低,另外如私募、量化等力量仍相对较弱。机构力量仍缺乏均衡性及多样性,也容易造成抱团。 中泰证券研究报告认为,合理的估值是博弈和交易出来的,但在多空体系不平衡下,博弈出的价格容易失真。与美国等发达市场相比,A股个股做空机制仍不完善。只要公司及行业基本面不发生根本变化,抱团似乎难以瓦解,这样的机制下,非头部公募产品为了做到基本的相对收益,也会无限趋近于头部公司抱团。 A股在经历不断的机构化过程,随着机构占比越来越高,上述的机构化机制就容易产生抱团。 抱团现象在A股 历史 上并不罕见,每一次抱团的出现都有它坚实的逻辑起点。即抱团在刚刚出现时,是具有极强的合理性的。 2007-2009年,机构抱团金融地产,原因是宽松的货币政策与经济的高增长,绝对与相对的高景气是抱团的核心逻辑。当时的金融地产是真正的成长股,金融板块业绩增速在2006-2007年实现了翻倍增长,而且金融板块业绩要明显好于上市公司整体。 2009年三季度至2012年二季度机构抱团消费,通胀的上升带来的提价效应使得消费具有了高增长,消费成为当时的成长股代表。比较极端的是,从2011年下半年至2012年三季度,几乎所有行业板块都是下跌的,只有食品饮料实现了超过40%的涨幅,这种抱团的极端化比当下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当时经济处于下行周期,各行业景气度都很差,而食品饮料行业通过提价仍维持着不错的业绩。 2013-2015年,机构抱团信息 科技 ,智能手机的浪潮带动TMT业绩爆发,高景气仍然是机构资金追逐的直接动力。相比较而言,2013年之后中国经济开始步入了中高速增长阶段,传统行业的增长水平大幅下了台阶,以信息 科技 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景气上具有了较大的优势。 2017年之后,机构再度抱团消费,以食品饮料和医药为代表的消费板块成为公募资金追逐的方向,其逻辑起点依然是高景气。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 历史 上几次抱团的逻辑起点都是高景气,这也是A股资金最坚定的追逐方向。但是,随着抱团的不断深入,资金的反身性会不断的加强已有的趋势,抱团的故事会得到进一步演绎,而逐渐脱离当初的高景气范畴,甚至会形成一种概念性的信仰。 极端分化的抱团本身也存在潜在的风险。中泰证券认为,极端分化将减弱市场融资功能。有效的资本市场是重要的资源配置器,估值抬升使得赛道融资成本降低,推动赛道企业成长。但在急剧的二八效应、甚至一九效应之下,过分的头部集中意味着较大的估值分层,头部公司享有较高估值、甚至是过分的估值溢价,而中尾部公司估值长期折价,市场价值甚至远低于其内含价值,长此以往将会影响股市的融资功能和一级市场的投资。 中泰证券还指出,抱团带来的高估值甚至“泡沫化”市场,对流动性边际变化的敏感度极高,可能蕴含潜在的系统性风险。 根据基金2020年年报,基金前50大重仓股PE(TTM)均处于 历史 高位,前10大重仓股中,市盈率十年分位数高于95%的达7只。一旦市场赚钱效应减弱甚至消失,市场可能进入“赎回-抛售-抱团瓦解”的负反馈中。2015年的踩踏效应就是前车之鉴。 历史 上的抱团是如何瓦解的?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也没有不瓦解的抱团。 抱团并不容易在内部自然瓦解,很多时候需要一些外部的触发因素。那么, 历史 上的多次抱团都是如何瓦解的呢? 招商证券策略报告认为,“每次抱团瓦解的根本原因都是因为出现了业绩更好的板块,所以,不要被虚妄的概念所蒙蔽,找到那个最强业绩板块,并重仓它。” 2010年之后,对金融地产的抱团宣布瓦解。“四万亿”刺激逐步退潮,货币政策趋于收紧,金融地产的业绩逐步回归平庸。以银行为例,2010年之后银行的业绩增速进入了长期下行通道,归母净利润增速从2010年的335%下降到2015年的18%。金融地产失去了高景气,抱团自然也就瓦解了。抱团股被遗弃的命运是悲惨的,金融地产板块在此后十年中估值不断创出新低,被投资者戏称为“三傻”。 2012年抱团消费的瓦解,触发因素则是“塑化剂事件”以及限制三公消费的“八项规定”出台。2012年11月,白酒的“塑化剂事件”爆发,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八项规定”。三公消费受到抑制对消费板块的景气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比如白酒的龙头贵州茅台2013年业绩增速已经下滑至仅增长137%,2014-2015年其业绩只有1%左右的极低增长,资金第一次对消费股的抱团也就瓦解了。 2015年抱团信息 科技 和互联网的瓦解,主要是源于自身极其夸张的高估值。虽然抱团往往会带来估值溢价,但2015年的抱团由于杠杆流动性的泛滥,给出的估值溢价高得离谱。当时流行的俗语是“看估值就输在起跑线上了”,对于高高在上的股价,“市梦率”油然而生。超高估值带来的脆弱性最终使这次抱团自动瓦解,快速的下跌引发了资金去杠杆,创业板则迎来了绵绵的长期下跌,直到2018年底才最终见底。 美国“漂亮50”衰落的启示 如今A股的抱团,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上世纪70年代初美股的“漂亮50”,这两者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两者的抱团都集中在大市值股票;主要集中在消费、医药、电子等行业,几乎没有传统周期性大公司;它们虽然业绩增速并不高,但都具有较高的ROE。 美国“漂亮50”的行情大概持续时间从1970年6月到1972年底,约两年半的时间,从1973年后该行情就彻底的终结了。 “漂亮50”的行情是如何衰落的呢?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对如今A股抱团的结局可能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在1972年12月行情顶点时,“漂亮50”的估值变得非常高了,其市盈率达到了42倍,而同期美股的平均市盈率只有193倍,“漂亮50”中市盈率最高的宝丽来公司,市盈率达到了948倍。 高估值是“漂亮50”瓦解的一个原因,但并不是核心的触发因素。在没有发生反转前,估值可以不断提高,谁也不知道多高的估值会引发最终的瓦解,但高估值确实会增加股票的脆弱性,即对负面因素变得更加的敏感和脆弱。 国信证券策略团队认为,“漂亮50”瓦解的直接原因是,美联储快速收紧货币政策同时叠加美国经济衰退,使得“漂亮50”公司的盈利出现了一波下行。 也就是说,经济周期由繁荣转向衰退是导致“漂亮50”瓦解的直接原因。在经济衰退引发的熊市中,“漂亮50”并不具有抵御性,其高估值反而成为了脆弱的根源,更容易受到衰退的负面冲击。 美国经济在1974年又重新恢复了上行周期,但“漂亮50”的光环彻底消失,再也没有享受估值溢价。1973年之后的20多年时间里,“漂亮50”的年化收益大概与整个市场的平均水平相当,不再享受估值溢价。 国信证券策略团队指出,“漂亮50”的逆周期属性在1974年后变成了劣势,导致市场风格发生了更新变化。“漂亮50”期间美国经济表现不错,但是名义经济增速不高波动不大,这导致市场对很多盈利增速一般但更为稳定品种产生了估值溢价。1974 年以后,美国经济名义增长速度大幅提高,但“漂亮50”相关公司的盈利增速并没有显著提升,“逆周期”属性从优势变为了劣势。 市场在给稳定性品种高溢价时是有条件的,当整体市场的盈利增速不高时,那些具有极高稳定性的“漂亮50”则体现了更强的逆周期属性,市场更愿意给估值溢价。比如2020年疫情冲击了大部分的经济,但对必选消费、医药和互联网 科技 等逆周期板块冲击较小,市场更愿意在这个时候给予这些板块估值溢价。 不过,一旦这种稳定性不再是优势,那么市场也会果断的把它抛弃。 已到瓦解边缘 春节过后的几个交易日,市场风格发生逆转,抱团股纷纷重挫,并带动整体市场有所调整。从2月18日至24日的5个交易日,沪深300指数下跌64%,上证综指下跌25%,本轮抱团最强的食品饮料板块却下跌了139%。而此前不被重视的顺周期行业采掘、有色、钢铁、建筑装饰和房地产等板块反而录得5%以上的涨幅。 在历次的抱团过程中,都会出现很多的“假摔”。在每一次“假摔”之后,抱团股被抱得更紧,市场对它的信仰会更强。 这一次会不会也是“假摔”呢?这一次可能是真摔。从过去历次抱团瓦解以及美国“漂亮50”瓦解的经验看,本轮消费抱团无疑已经到了将要瓦解的边缘。当皇帝的新衣被彻底揭开时,抱团也就真正瓦解了。 本轮消费抱团已经变得非常脆弱,主要原因之一是其估值已经远超合理的范畴。 本轮消费抱团产生的估值溢价疯狂程度远超2012年时的消费抱团,目前食品饮料的PE(TTM)约为61倍,是200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远超2012年时40倍的静态估值。医药生物的PE(TTM)约为47倍,也处于过去十年分位数89%的高水平。 也就是说,上一轮的消费抱团主要还是围绕高景气,而这一轮的消费抱团已经演绎成了高景气外的更为虚幻的概念(比如赛道、高ROE等)。这种估值溢价并没有高景气作为支撑,最终很容易引发股价的脆弱性。 过去多次抱团瓦解的经验表明,整体经济周期下行或者景气发生切换,是抱团瓦解的两个重要触发条件。 本轮消费抱团始于2016-2017年,但抱团在2018年的整体经济下行和熊市环境下有所松动。但2020年的疫情,让消费的抱团愈演愈烈,在其他行业纷纷受到疫情的重创之际,食品饮料和医药等消费板块却能维持相对稳定的增长,相对景气的优势得到充分体现。 随着疫情的缓解,消费的景气相对优势将在2021年荡然无存。在2020年,食品饮料实现10%左右的增长,具有巨大的景气优势;但在2021年,食品饮料的业绩增速变化不大,但其他顺周期行业都将迎来高增长。而食品饮料板块还顶着高高在上的估值,顺周期行业反而还略显低估,其中的性价比一目了然。 为何在春节后,资金撤离抱团消费的速度在加快?未来1-2个月将迎来2020年年报和2021年一季报的高发期,消费与顺周期的景气度落差将会被财报确认,皇帝的新衣将会彻底撕破。作为机构资金,此时再不选择切换,资金大幅撤离消费的话,等一季报落地,恐怕就为时已晚了。 抱团股中有很多指数的权重股,它们的下跌自然会引起整体指数的明显调整。但这种调整是 健康 的,是机构资金围绕高景气快速调仓的一种必然结果,并不会产生系统性风险,因为整个2021年经济仍处于加速上行周期。未来市场的挣钱效应反而会扩散,有望形成更为 健康 的上涨。 后疫情高增长时期,顺周期为王 2021年,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都将迎来后疫情时期的高增长。“远见杯”预测调查显示,机构们对2021年中国GDP(不变价)增长的预测中值为89%,增速将比2020年大幅上升66个百分点。 经济的各个部分也都将实现高增长,机构们对2021年工业增长的预测中值为92%,比2020年上升64个百分点;对2021年 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的预测中值为132%,比2020年大幅上升171个百分点;对2021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预测中值为75%,比2020年高46个百分点;对2021年出口(美元计价)增速的预测中值为8%,比2020年高44个百分点。 最近虽然处于经济数据的空档期,但一些高频的数据已经表明,很多行业的景气度在攀升。 近期,全球一些主要出口国家的出口数据都很好,表明全球需求仍在持续恢复,中国一季度的出口仍有望维持较好的水平。1月韩国出口同比增长114%,对美出口增速高达458%;1月越南出口增速达458%,比2020年四季度的高增长更上一个台阶;1月全国八大枢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96%,比2020年底继续加快。 年初房地产的销售也非常火热,严厉的房地产调控似乎也无法阻挡巨大刚需下大家的购房热情。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长671%,一线城市的增长达1335%。即使排除2020年基数低的影响,1月相比2019年同期,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仍增长35%,一线城市的增长达103%。 上游周期行业更是如火如荼,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攀升。2021年以来,国际铜价继续加速上升,不到两个月涨幅超17%,LME铜价已经上升至9100美元/吨,创下近十年的新高。布伦特油价也上涨至65美元/桶,2021年以来累计上涨近25%,基本回到疫情前水平。OPEC+减产到位以及美国严寒干扰原油生产,美国大规模财政驱动需求进一步复苏,供需两端共同推动油价攀升。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认为,随着疫苗方面的积极进展、美联储的“缩表”讨论暂且搁置,以及经济活动尤其是生产端与疫情的逐渐脱钩,市场情绪在2月份发生了变化。市场重回“再通胀”之路,复苏深化的预期也再次得到加强。“利好风险资产,对美元形成压制。发达经济体国债利率普遍熊陡。”2021年以来,美国10年期国债利率从094%快速上升至137%。 大宗商品普遍存在供需错配,叠加弱势美元周期和美国房市的火爆,催生了这轮大宗商品盛宴。虽然近期A股上游周期板块已经有所表现,但其对本轮大宗商品涨价的反应并不充分,未来或仍存补涨的机会。 春节以后,A股上游周期板块继续领跑市场。在截至2月24日的5个交易日内,采掘、钢铁和有色板块涨幅稳居各板块前三,分别上涨了79%、77%和66%。 就地过年并没有太大的抑制居民的消费,春节终端消费对比2020年显著反弹,已恢复正常年份的消费水平。商务部数据显示,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2021年春节终端零售对比 2020年、2019年分别增长 287%、49%。 耐用品可选消费的恢复依然不错。根据中汽协数据,1月 汽车 销量同比增长达295%,是近些年少有的高增长,2月份的乘用车销量也依然较好。根据奥维数据显示,2021年年初至今家电全品类销售额线上、线下分别增长6045%、2846%。 此外,受疫情影响最大的“接触性经济”也开始有了明显恢复。猫眼**表示,截至2月24日,2021年2月票房达11164亿元,创造中国**市场单月票房新纪录,也刷新了全球单一市场单月票房纪录。越重男轻女的地方彩礼越贵吗?一、2021年2月回顾股票市场:2月份整月,上证综指上涨075%,深证成指上涨-212%,创业板指上涨-686%,从行业表现来看,2月顺周期性行业表现突出,随着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A股市场相关行业也显著上涨,钢铁、有色、采掘、化工等上游资源品行业分别上涨84%、67%、64%和43%,涨幅靠前,前期滞胀的房地产行业本月大幅领涨,累计涨幅高达103%。前期强势行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调整,电气设备行业跌6%,汽车行业下跌52%,食品饮料行业跌5%。本月股票策略私募基金平均收益-034%。债券市场:2021年2月中证国债净价指数上涨-039%,中证企业债指数上涨-013%。本年至今年2月债券总发行量共26万亿,同比增加8%,债券市场的供应量较平稳。大宗商品:2月国内大宗商品各品种几乎全线上涨,美国通过了高达19万亿美元规模的救助计划,欧洲央行会议纪要也释放了持续宽松的信号,欧美主要经济体刺激经济的决心令大宗商品出现牛市的乐观情绪继续发酵。有色金属、黑链类、原油类、化工类、油脂类等在2月的上涨幅度最大。有色金属中,沪铜上涨1801%至67950元/吨,较2020年3月的低点35000元/吨的价格已经接近翻番。沪铝上涨1647%至17465元/吨、沪锌上涨1063%至21490元/吨。黑链类中,铁矿上涨1626%至1151元/吨、热卷上涨1132%至4887元/吨、硅铁上涨1546%至7796元/吨、猛硅上涨122%至7632元/吨。原油类中,燃油上涨1276%至2430元/吨、原油上涨1928%至4059元/桶、沥青上涨1871%至3248元/吨。国际原油价格2月份也突破了60美元大关,较去年4月份20美元低位已上涨2倍化工类中,橡胶上涨11%至15990元/吨、塑料上涨1134%至8885元/吨、PTA上涨1863%至4788元/吨。橡胶价格已经创了3年来的新高,目前橡胶生产端临近全面停割期,我国、越南以及泰国部分地区均已停割,东南亚供应量呈现季节性下降,直接体现为泰国原料价格上行,胶水价格大幅提高。国内终端汽车销量依旧维持较高增速,今年春节国内轮胎厂放假较往年偏少4-5天,汽车行情景气度回升以及轮胎厂的高开工率对橡胶需求形成支撑。油脂类中,豆油上涨1026%至8660元/吨、棕榈油上涨1125%至7534元/吨。人民币发行量比美元还大吗?越重男轻女的地方彩礼越贵,这是事实。毋庸置疑,现在男女比例失调,越重男轻女的地方,女孩越少,男孩子为了迎娶到老婆,父母就会把彩礼出得越高。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这也是事实。就拿我们这个地方来说吧。我是河北省石家庄藁城农村里面的。按说我们这个地方它不算偏远的地区。但我们这个地方重男轻女的思想也很严重。在我们这个地方周围。每个都有好多大龄的未婚的男青年。这个现象可以说很严重。邻居男孩王哲宇今年25岁,大专毕业,学的是建筑绘图,现在工作有两年了。他还在上学的时候,他的父母就很着急,告诉他就要在学校里面找一个对象。但王哲宇认为自己在上学之期间就应该把精力放在学习上,不应该找对象。把父母的话当作耳边风。现在王哲宇工作两年了。他的父母更加操心他的婚事。在村子里闲聊的时候,只要见到媒人。就会要求别人给他家儿子介绍对象。但说实际话。现在村子里大龄青年特别多,几乎每家都有儿子。介绍对象这回事,媒人也很为难。村子里面的小姑娘现在都是自己找对象。有很少的女孩需要媒人介绍的。即使有这样的一个女孩子。自己的七大姑八大姨早就帮着介绍对象了。哪里还轮得到媒人。所以王哲宇经过别人介绍见到的姑娘并没有几个。自己也就有点后悔在上学的时候没有谈对象。后来王哲宇在网上打游戏的时候,无意间结识了一个衡水的小姑娘。两个人聊的很投机,很快蹦出爱的火花。今年过年的时候。小姑娘还来了他家。王哲宇的父母很是高兴。谈到将来结婚花多少钱?王哲宇的父母说,“不论花多少钱,只要儿子结婚了就成。”这一句话语的背后有多少心酸、无奈·······像我们这个地区还不是很偏远的地区,重男轻女的思想并不是那样严重。但如今未婚青年想找到一个老婆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之前村子里面每年大概有二三十个人家结婚。但是现在一年之间只有有五六个人家结婚的。总结,越重男轻女的地方彩礼就会越贵:1,越重男轻女的地方。女孩越会少,男孩找对象。就越难找。女孩子介绍的男青年。就会越多越有选择的余地。彩礼也就会随之加高。2,随着社会的发展。女孩就业的工作越来越多。自己就会选择条件好的男孩子去谈对象。本地女孩流失现象越来越严重。随着女孩外嫁现象增加,地方彩礼越来越高。3,越是偏远的地方。重男轻女的现象也越严重。这样的地方越贫穷。形成会形成恶性循环。女孩外嫁,彩礼随之水涨船高。求教!人民币升值对美国有什么好处?对中国又有什么影响?众所周知,我国的主权货币与美元是全球唯二发行量最多且主权信用犹存的法币。单纯从广义货币供应量即M2来看,美国是16万亿美元,与国民生产总值GDP之比为75%(美国GDP为21万亿美元),而中国是27万亿美元,与GDP之比是接近200%(中国GDP为15万亿美元)。很显然,我国的主权货币是比美元要多的,然而从人均持有货币量与市场流通货币量的维度来看,我们的货币却未必比美元多,主要原因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虽然同属主权货币,但对应的国情不一样。我国的主权货币和美元皆是由各自的国家权力机构发行以先行流通于各自国家的各个交易市场里头,但二者的客观属性却不同,美元拥有全球交易结算货币的地位,而我们的货币目前暂且不具备这一地位及属性,绝大部分流通于国内而无法像美元那样做到于全球范围内流通自如,故而二者对应的情况无法就供应量达成统一,也就造成了虽然我国主权货币的发行量比美元高,但流通量和持有量均不及美元。二、虽然同是资产价值锚定,但供需端不一样。美元资产具有价值投资属性,若想比其他货币资产更值钱,就得间接使美元相比其他货币发行量要小,充分体现了相对的稀缺性,况且美元的需求端主要在于金融服务业,华尔街之所以可以向全球输出金融资本,正是得益于美元的币值及其资产的价值相对要高。而我国货币资产普遍只具有固定投资属性,加上非全球交易体系内结算货币的因素,我国务必以产业资本为供给端发展自身,使得货币供应量不断扩大,但无法形成对全球产业资本的输出,故而造成货币需求端主要以国内为主的局面。三、虽然同是发行量唯二多的货币,但造成的后果不一样。综合以上两点,美元虽发行量大,但对应的国情是基于美元霸权,可以在全世界的资本市场里流通,且得益于金融资本的输出,诸如恶性通胀、购买力下降、主权信用崩坏等一系列的风险要小得多。我国主权货币则反之,发行量大,但持有量和流通量不够大,基于产业资本积累的弊端,诸如供给产出过剩、有效需求不足等的问题,所要面临的货币超发风险很大。故而,人民币发行量的确比美元大,但人均持有量和市场流通量均不及美元。美国大量印钞,于短期内大概率不会造成通货膨胀,原因有三:一、利用统计方法将通胀率降低。从技术上来看,将与通胀率关联度不高但也会从整体上影响长期通胀水平的指标摘除,只统计与短期相关的、与居民生活水平密切相关的指标,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这一类的数据。所以,即使造成实际通胀,也可以利用统计方法的修正与调整来改善通胀数据,此乃名义通胀。名义通胀之所以会诞生,在于限制拥有铸币权的货币发行机构滥发货币以抬高流通于整个社会的货币贬值,交易属性大打折扣,从而避免导致恶性通胀的爆发。然而问题在于名义通胀亦是人为的产物,再结合统计方法的调整,实际上并不能限制发行机构的滥发货币之行为。美国的美联储就是在抑制通胀与权力寻租这两者之间博弈了上百年的时间。二、依靠金融供给侧,将货币流动性导入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需求端。美国的金融结构决定了产业结构的特性,虽然其整体也是金融混业,但自零七年的次贷危机与零八年的金融危机以降,美国更加明确了金融混业的局部性,在金融结构上亦推动了金融属性的商业与投资的分业化,使得货币政策与金融系统就流动性的引导更加顺畅,即可以将流动性往资本市场集中引导,使其服务于金融和实体经济各自的需求端。三、依托美元霸权和美国金融霸权。由于美元属于世界货币即国际交易诸如石油贸易等交易体系内最重要的结算货币的特性,其发行决定了以美元为锚的资产价值的上升与否,相当于向全球体系内用美元进行结算的交易者收取巨额的铸币税,此举能够将美国国内因流动性滥发而导致的通胀效应及风险转移到国外即外部的国际交易体系里去,有效纾解其国内的通胀情况。另外,美国可以凭借援助欧洲以达成消除超发的货币供应量的目的,毕竟欧债危机是个无底洞,如若担心通胀爆发,那么可以将多余的货币供应用以缓解欧洲债务。故而,美国大量印钞,于短期内不会造成通货膨胀,原因在于:统计方法会修正与通胀率相关的指标和数据;依靠金融供给侧,将货币流动性导入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需求端;依托美元霸权和美国金融霸权,将国内的通胀转移到国际的交易体系,或是缓解其自身或其他发达经济体的债务状况。受此次疫情的影响,美国不得不印钞。美联储针对此次疫情的冲击,欲要复苏经济而采取的无限制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迄今为止,已经释放了十几万亿美元的流动性,主要注入资本市场,抑制恐慌情绪蔓延,譬如在没有推行该政策之前,全球金融市场一片哀嚎,美股经历了四次熔断,期货石油跌至负值,全球以往累积的财富缩水一半以上。为了阻止经济持续恶化,美联储扩大资产负债表来印钞以期短暂步出泥淖,推高资产价格,恢复经济增长的信心。受货币宽松影响,美国国内风险突出。如此推行货币宽松的政策于一时固然有好处,但对于长期美国国内的债务性风险可谓不是一件好事。先是联邦政府的债台高筑,其部门负债率已经超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10%左右。纵使美国金融霸权、美元霸权的威力犹在,可以凭借权力寻租再持续好几年,但美元的信用无疑会遭遇持续性贬值,届时排除推行数字货币的可能性,货币超发必然消耗美元资产价值,大势所趋,将是美元霸权的终结。而再来就是美国非金融企业部门的负债,也是高到令人咋舌的程度,明明美国已经推行了史上最大的减税政策,营商环境不至于这么差吧?然而企业负债并不是为了解决营收问题,而是利用债务去撬动资本市场的杠杆,使其发行的股票价格指数上涨,然后通过分红以实现盈利。这亦是加速美国产业空心化的一大原因,倘若货币超发促使企业债务规模愈发的庞大,不仅于将来充满了企业债违约风险,还加大了股市泡沫破裂的风险。受美国印钞影响,其他国家的变化。短期来看,美国印钞对其他国家的影响主要以纯外部性和外部驱动性为主,纯外部性的影响譬如股市震荡、汇率下降,此乃美元贬值,其他国家的法币升值,从而带动了相关汇率的下降;而外部驱动性影响包括受美国宽货币政策的怂恿,国内货币政策也呈现宽松状态,降息降准,利率下跌,货币流动性泛滥,防止社会通缩和陷入流动性陷阱。长期来看,全球金融市场的资产价值无疑都会大打折扣,货币交易量增加而导致实体经济陷入萎缩,而对于我国来说,产业资本的缩水则是大概率会发生的事件。你所说的两种现象实际上一回事 就是人民币的升值一、人民币升值之利:(一) 人民币升值可能意味着人民币地位的提高,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提升。1)中国老百姓手中的财富更加值钱,人民币一升值,老百姓手里的钱就更值钱了,中国的人均GDP全球排名也可以往前挪一挪。2)中国外债压力的减轻和购买力的增强等等。例如:谁在掏钱维持号称“全球老大”的美国政府的日常运转?想当然的回答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广大纳税人。这个回答并不全对。因为当前的美国联邦政府财政赤字巨大,光纳税人的贡献还不够开销,因而不得不大量举债。而最大的债主是谁?是日本和中国。中国30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很大一部分买的是美国政府公债。中国成为了全球最强大的帝国的最大债主之一。这个事实本身显示了中国日益增强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去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仅次于美国;对全球贸易增长的贡献,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经济实力说话的人民币自然而然也就获得了更大国际事务话语权,这是好事。3)有利于进口产业的发展:中国石化副董事邵金扬在接受采访时称:“如果人民币升值,海外资产对我们来说会较便宜。”如果人民币升值5%,中国石化2003年进口的石油,以目前的价格计算,成本将减少逾1亿美元。(二)人民币升值的前景还是越来越清晰的。这是因为,正如1994年以前人为高估人民币币值的政策被迫放弃一样,人为低估人民币币值也是难以持续的,因为在汇率的问题上,政策干预,虽能一时起作用,但最终还是市场说了算。只要中国能够保持经济高增长,同时推动人民币完全可自由兑换进程,那么,人民币升值,成为区域乃至世界货币将为时不远。而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中国的经济增长会在不远的将来突然停步;中国的货币当局也一再表示,人民币将走向完全可自由兑换。实际上,人民币的上升之旅已经开始,起点就是1994年1月1日的大幅贬值。这一年,人民币官方汇率向市场汇率并拢,由上一年的1美元兑580元人民币调整为1美元兑870元人民币,贬值幅度为33%。从那时起到去年末,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的情况是,人民币相对于美元、欧元(1999年以前为德国马克)和日元名义升值幅度分别为51%、179%和17%;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实际升值分别为185%、394%和629%。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的结果也反映了同样的趋势。虽然如此,但在当前,试图诱导人民币大幅升值,不具备现实条件。二:人民币升值之弊:(一)受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将会放缓。表现在三个方面:1) 人民币升值会影响到我国外贸和出口。人民币升值,就会提高中国产品的价格,加大资本投入的成本,带来的是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的下降,从而引发国内经济的不景气。一国货币的升值,带来的是该国出口产品竞争力的下降,从而引发国内经济的不景气。在这个问题上,日本是有血的教训的。在1985年,为了遏制廉价日货出口狂潮,美、法、德、英的财政首脑就采取过相应的手段,迫使日本签署了“广场协议”,从而逼迫日元升值30%。此后,从1985~1996年的10年间,日元兑美元比率由250:1升至87:1,升值近3倍。而“广场协议”被公认是引发日本经济衰退的罪魁祸首。现在日本无非是想把这一悲剧转嫁到中国。 2) 还会影响到我国企业和许多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因为尽管“中国制造”已经成为世界市场的主要产品,但中国产品的一个致命弱点是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目前所占的市场份额,主要依中国产品价格的低廉,在竞争中并不处于主导地位,如果竞争力受到打击是很可怕的。《中国企业家》这次调查的最大发现是:824%的企业认为,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会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影响。对于正在中国经济舞台上活动着的企业来说,人民币就像空气和水一样。 例如:创维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宏生,这位中国彩电出口大户的老总面对升值的前景忧心忡忡,他认为,中国出口的大多是技术含量低的产品,高科技产品很少。人民币如果升值,中国的国际地位也许提高了,但制造业在全球的竞争力将逐步丧失。他算了一笔账,如果人民币升值10%,就等于出口价格提升了10%,而中国国内制造企业好一些的利润也只有5%左右,加上一些财政贴息,中国企业盈利水平平均也不到3%。平均3%的利润率怎么可能调节10%的升值压力?肯定会出现大面积亏损。黄宏生以创维为例,勾划出中国企业对人民币升值的最高心理底线:“现在我们在美国市场很难有大的提升,很大原因是其他世界工厂产品跟我们的价格一样低。比如来自墨西哥的彩电、欧洲土耳其的产品很便宜,我们提一美元都不可能。我们今年在美国市场希望能提高三千万美金销售,但是如果人民币升值了,那么这个计划就流产了。”又如:与制造企业相比,那些在汇率风险最前沿的外贸企业,是变化的最强烈的感知者。对于出口型企业来说,出口的量,相对进口,要大得多。因此,黄宏生才说,人民币升值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东方科学仪器进出口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黄方宁,向记者讲了一个因为欧元升值——也就是人民币贬值,导致亏损的例子。2003年年初,他们有一笔交易,签约时欧元和美元的汇率还是1:09,等到交货时,涨到了1:11了,他们又没有采取锁定汇率的措施,于是赔了。“即使我们有10%、20%的中间利润,也都抵不上升值的损失。只能自己补上去了。”再如:一些原来在中国进行生产的跨国企业,可能会将投资转移到墨西哥或马来西亚,20世纪80年代,台湾也曾经历过中国现在的压力,在台币对美元的汇率从1:40涨到1:25后,一些传统的低附加值产业,纷纷转移到东莞。同样,有专家分析,如果人民币升值,这些传统产业又会从东莞转移到像中亚、越南等更不发达的地区。本来,中国还有很多地区,比如西部,可以容纳这些产业,但因为货币的调整是针对所有企业的,可能使得中国被迫提早经历产业空洞化的过程。3) 还会破坏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使我国的金融距爆发危机的边缘越来越近。升值业可能葬送我国多年辛苦造就的良好投资环境,新增的海外投资则会减少,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将被大大消减,因为这种投资变得相对昂贵。另一方面,国际游资的投机活动可能增加,使我国的金融距爆发危机的边缘越来越近。例如:从墨西哥金融危机到亚洲金融危机,显而易见的是这些国家的政府均是以高利率的货币政策,以吸纳国内资金,但其效果却适得其反,由于内部资金乏力,又吸引了大量的国际游资流入,使资金流向出现偏差而形成资金结构上的矛盾,埋下了货币危机的隐患;同时又产生了外资流入推高了本币汇率的矛盾,触发了经济结构问题的暴露,或出现泡沫经济或出现经济滑坡,从而被迫实行本币贬值政策,直接导致货币市场和证券市场的交易风险,并最终引发金融危机。何为金融危机?这就好比是一户本来很穷的人家,来了一个巨富亲戚,为他们带来了暂时的“富裕”生活,因而外人便因其阔而借给这家人巨资,不料这户人家的富亲戚突然消失,留给这户人家的只有高筑的债台,并因此导致了借其巨债的朋友。一时间危机四起。可见,如果人民币升值,则会导致:由于内部资金乏力,又吸引了大量的国际游资流入,使资金流向出现偏差而形成资金结构上的矛盾,埋下了货币危机的隐患4) 还有,升值后导致投机不可避免地盛行:由于以美元表示的国民财富迅速增加,股市和房地产达到高潮,一些“泡沫”进一步膨胀或造就新的“泡沫”,两极分化继续扩大,导致投机不可避免地盛行。例如:美国许多散户投资者纷纷在当地开立人民币储蓄帐户,希冀有朝一日人民币汇率制度变化会让他们受益。当然,这些散户帐户并非是真正的人民币帐户,因为依照中国不可自由兑换的汇率体制,在海外开立人民币帐户是非法的。他们开立以人民币计价的储蓄帐户,帐户内的存款是美元,但基于人民币的现货汇率,这些帐户将因人民币兑美元现货汇率的波动而升值或贬值。 Everbank首席执行长Frank Trotter称,公司此举在一些客户中产生了很大反响。自一年多以前人民币汇率开始显示失衡迹象以来,这些客户一直在要求开立人民币计价帐户。Everbank于7月1日推出了此类新帐户,并在随后的几周内将逾650万美元投入该类帐户。(5)此外,人民币升值之不利多多:人民币升值会给中国的通货紧缩带来更大的压力;人民币升值物价肯定会降下来,因为进口品的价格会下降。人民币升值增大就业压力,恶化当前就业形势:外商投资企业对吸引国内劳动力是一个重要的渠道,尤其是现在的情况更是如此,所以此时人民币升值不仅会影响吸引外资,而且也会加剧当前就业形势的恶化。 财政赤字将由于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而增加,同时影响货币政策的稳定。 人民币升值会对中国的优势产业产生严重损害。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是以劳动力成本为优势的。中国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很容易受到反倾销措施的限制,出口形势并不乐观。如此时人民币升值则会是使目前这种状况更加恶化所以此时人民币升值不仅会影响吸引外资,而且也会加剧当前就业形势的恶化。